● 以此生與此身,探討「生」與「身」的價值;把「人」字寫得美、站得穩。
● 多一雙付出的手,苦難人則多一分得救的機會;多一位人間菩薩,世間則多一分和睦平安。
● 看透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則,心境「真空」;認真修行、發揮良能,實踐「妙有」。
● 心甘情願承擔,才能真正任勞任怨;心有不甘,縱使付出也是煩惱重重。
● 心思單純一點、欲念少一點、生活簡單一點;地球崩壞的速度才能緩一點。
● 禮,不只是個人形態;能顧及到「群」,展現和齊,才是禮之美,也是人文之美。
● 經典,不是文字,是道路;為苦難人指引一條光明之路,讓人提起勇氣、掙脫苦難前行。
● 尊重,不能是口頭上的虛情假意,要發自感恩的心與真誠的愛。
● 莫因一點點風吹草動,就聞聲起舞;不傳是非,也要訓練自己不輕易受耳語傷害。
● 無私、感恩,少煩惱;互敬、互愛,慧命長。
●人生無常,坎坷難免;打開心門善解,勇往精進,開拓出生命的寬度與深度。
● 清淨法水,能洗滌髒污,不讓外境染著、左右我們的心;使心如明鏡,觀照真理。
● 人人身上都有一部經典,處處都是人生教育課程;當以苦為師,以虔誠、感恩待人。
● 經者,道也;道者,路也。「慈濟宗門」就是走入人群,行經鋪路。
● 預防災變的靈方妙藥,就在人心——人人心念淨化,就能消災免難。
● 若僅有「知」,知愈多,反成「所知障」。慈濟法門強調「道」,找出一條通往苦難眾生的路,為其拔苦予樂。
● 人文是心靈工程,安己心同時也安人心;莫因自己心不安,而去傷害別人。
● 時時立好願、說好話、做好事,讓好願連年、好話連年、好事連年。
● 山林樹木納垢吐新,以芬芳的氧氣調養萬物,是世間大宅的「空調」系統。破壞生態,將使空調失靈,讓地球發燒、生病。
● 合心就是協力,和氣當拱橋,互愛是通道,從拱橋連接通道,才能協力動員;這是一
條菩提大直道。
● 平靜無染的空間,缺乏付諸行動的衝力;要在逆境中磨練心性、激發自我行動力。
● 要讓窮人致富,就要讓他做一個能助人的人;要讓心靈貧困的人知福,就要引導其深入苦難、啟發愛心。
● 為普天之下祥和、平安、無爭而付出,是「大慈」;視世間萬物為生命共同體而為之拔苦,是「大悲」。
● 專注貫徹、心不散亂,智慧開啟、身心端正,自然萬事皆通,就是「神通」。
● 以肉眼視物,易被色境所迷;要以天眼宏觀、慧眼思索、法眼透徹,就能貼近佛眼,融通一切真理。
● 既然選擇了正道,就要堅定目標前行;若只是原地踏步,即使方向正確,亦永無到達之時。
● 「現在」想著「未來」,所想為空幻,易忽視現實;做現在應做的事,未來自然就會好。
● 冷漠是愛的敵人,也是愛的障礙;人與人之間,要多一點熱情、多一點禮貌。
● 甘願的人即使受苦,也是「甘苦」;若是不甘願,那就是「辛苦」了。
● 世間情愛如繩索,會牽絆兩端。不能解開的結,會愈纏愈緊,唯有鬆綁,才能讓彼此自在。
● 世間一切皆空,只是因緣合和而成;透徹此理,就能放下執著,不與人計較爭奪,也不會頻生煩惱。
● 身體健康,病毒就無法作怪;照顧好心念,則諸塵不染、諸妄不生。
● 堅定信心,提升使命感,從自己做起,進而帶動更多人投入,擴大「心力效應」。
● 克己,就是約束己心,對人、對環境展現正心誠意;除了克制私欲、克服壞脾氣,還要讓生活回歸素樸。
● 心不調和、好發脾氣,是內心的火災;欲念熾盛、淹沒理智,是內心的水災。賑濟身外災難之前,要先調好自我心靈。
● 一張紙,用來包魚,就會有魚腥味,若包沉香,就會散發香氣。人在不同的環境中薰陶,產生不同的習氣。
● 愛冷卻了,就會變得冷漠;堅持「志為人醫」的使命與熱情,才禁得起長年的辛苦與磨練。
● 僅止於「知」,未走入「道」,就像只有指路,沒有引導人去走。慈濟法門是「我帶你走」,知與道並進。
● 人很難達到「無念」的境界,但可以訓練自己撥除不好的念,轉向清淨、善良的「好念」。
● 對事、對物、對天地、對人間,時時刻刻保持感恩心、敬愛心與疼惜心。
● 不囤積人我是非,日日擦拭心鏡,時時保持明亮,為心靈除舊布新。
● 發心走在助人路上,要將「生」起的這念心「住」在善念裏。若路途中禁不起風雨、禁不起困難、禁不起人與人之間的是是非非,心就會變「異」,甚至讓善念息「滅」。
● 如何緩和溫室效應?力行感恩、尊重與無私大愛,做到心靈環保、大地環保。
● 一般人相信「命中注定」,事實上,是被自我業力牽引而由不得自己。要「運命」,不被命所運。
● 時時培植心中一念善,讓一粒粒善種子,編織出人生美景。
● 心靈的弱勢者,不在於生活環境優劣。懂得「自愛」,心靈方向與價值觀才不會偏差,讓人生陷入迷霧中。
● 能克制自己的行為,才能進一步對人有禮,是謂「內美外化」。
● 人人生活力行環保、心態保持平衡,大氣中的「碳」就不會失衡。
● 冷漠的心態是愛的冰山,會障礙人人本具的熱情與愛心。提起熱情、愛灑鄰里,回歸親切淳樸民風。
● 「心室」不堆放人我是非、煩惱雜念,心胸即能寬廣;就像將屋子裏的垃圾清乾淨了,空間自然變大。
● 以單純心念,帶動心靈力量,讓道德向上提升,欲念往下降。
● 做好事的人太少,無法與惡的業力抗衡。把愛帶動起來,就能增加福的力量。
● 體會世間多苦,不能沉溺於苦;要探索苦的根源,找到方法滅苦。
● 一如烏雲遮日,「煩惱」會障蔽人人清淨無染的本性,使人心地黑暗,無法明人事、辨是非。
● 若心時時忿忿不平,見聞任何事都難起歡喜心,不僅徒增自我煩惱,也會累積成心病。
● 「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是凡夫愛憎所在,「八風」輕輕一吹,心念隨之擺盪,遂產生種種煩惱。
● 與人相處,相互尊重、互愛感恩,就是德香;行儀端莊、親切有禮,展現典雅人文,就是人品之香。
● 善用時間,就是成長慧命的資糧;不懂得利用時間,就是消耗人生。
● 人人皆有與佛同等的清淨心,一旦失去真心,煩惱不斷滋長,便容易靠近「魔」的境界。
● 即使富有名、利、權,一念不覺、從迷積迷,表面上看來是享福,其實是真受苦。
● 心靈鬱積而生病態,會不由自主造業,傷害自己也傷害他人。放寬心懷,才不會累積煩惱、造作惡業。
● 心沒照顧好,一時散逸就會「昧心」。時時守好良知,才不會造作惡業。
● 天眼明鑑、神目如電,即使暗中做虧心事,佛菩薩天人之眼,也看得清楚。
● 一句好話,能度人往正確方向;一念單純,能淨除自心煩惱。
● 人際之間,不可缺少「感恩」與「倫理」;人人能以禮、以理相待,社會就不會彼此相爭而失序。
● 懺悔,是善惡拔河的關鍵。人人能真誠懺悔改過,世界就能祥和平安。
● 心寬天地大,念純無染污;善拓寬一寸,惡就能消滅一分,也就是真善美的人生。
● 大錯誤易反省,小習氣難改除;莫忽視每一個起心動念,有錯立改是智慧,覆藏錯誤使之蔓生,最愚癡。
● 內修誠正信實,就無諂曲;外行慈悲喜捨,即無障礙。內而無諂,外而無驕,身心安然自在。
● 「知識」成就專長,但也有可能用於犯罪;「智慧」因為具良知,所以能發揮良能,奉獻社會。
● 威力強大的風雨,是由小小的氣流形成;人心一點點波動,有足夠的助緣,也會蘊生成天崩地毀的大災難。
● 把心田雜草清除乾淨、播下良善種子,種善因,才能得善果。
● 不滅煩惱,就像身受五欲之火熱烤,卻希望求得清涼,是不可能的。
● 身外之物,沒有一項是真實的;但凡夫心顛倒,不斷產生愛戀執著,沉淪苦海。
● 「四大」如毒蛇,「五陰」如怨賊。要時時警惕無常、照顧好心念,提防毒蛇與怨賊損傷自我慧命。
● 愚癡使人生起無明,遮蔽光明慧性。破除愚癡,就像揭除罩在燈上的黑布,將大放光明。
● 星火可以燎原,內心的貪瞋癡三毒如火,也要戒慎,隨時為心靈「消防」。
● 好文章也是大良福田,可作為眾生心靈的安穩樂處;文字工作者要做福田農夫,一字一字用心耕耘。
● 修行路上,最大的障礙是自己。心通,則萬法通,心歡喜就無障礙。
● 心無怨妒爭執,不與人結怨連仇,時時自在、日日安樂,就是幸福人生。
● 三寶恩,謂之「敬田」;父母恩,謂之「恩田」;眾生恩,謂之「悲田」。
● 「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是心寬;付出無所求,別無所圖,是念純。心寬念純,耕耘心福田。
● 要讓生命健康,需要飲食;要讓慧命無貪戀、無分別,需有平等心。
● 受苦,要能覺悟,自我警惕少結惡緣;若不覺悟,更造無明苦因,將沉淪苦果,難脫難離。
● 人人都有救人、造福的機會,人人都能付出一分力量做好事。
● 時時選擇說好話,長久下來自然口說好話,遇事皆能往善解的方向包容。
● 覺有情,是覺悟且捐棄私情小愛,打開心胸擁抱天下蒼生的「菩薩」。
● 沐浴佛陀法流中,心要建立「誠正信實」,步步踏出「慈悲喜捨」。
● 人與人相聚,是「緣」,緣有深淺、長短。緣盡,要隨順因緣放手,莫再牽纏;否則過於勉強,情愛反成仇恨。
● 欲望使人迷茫,如魚吞鉤、如蠶作繭、如飛蛾撲火,不知不覺自投羅網、自蹈陷阱,痛苦難離。
● 志為人文,不只要專業,更要修業——要修得「正」而「圓」而「柔」。
● 多一位人間菩薩,就多一分度化人間的力量;多一分度化人間的力量,就多緩和一分溫室效應。
● 一個社會的泱泱風範,並非建設多,而在於人文道德。要以身作則,帶動人人付出愛。
● 志為菩薩,要以「誠正信實為大地,慈悲喜捨為和風,智慧妙法為淨水,慇勤精進為陽光」,預約淨土到人間。
● 不畏路迢艱險,深入苦難之境付出,在芸芸眾生中體會「無量法門,悉現在前」,與眾分享這分心靈風光,正是玄奘大師「取經」精神。
● 說話者心要寬,聽話者念要純;心寬不傷人,念純不受傷,更不會曲解人意而自我傷害。
● 從心的最深處所發的願,就是「甘願」;心甘願,做任何事都歡喜甘甜。
● 徒具知識,只是發揮功能;有智慧,則能提起使命感,引導人看見生命的價值。
● 人人心中有愛,懂得惜福造福,善念相合、福報共聚,天下自能少災少難。
● 救病,感恩擁有健康;助貧,感恩有能力付出;慰心,警惕自我思想不偏。在付出中,創造「有用」人生。
● 在助人、度眾的過程,有時也會遭受磨難;這是磨練耐心、愛心、智慧心的「增上緣」。
● 世間最無情的是時間,最可愛的也是時間。把握時間,人生充實;浪費時間,人生空白。
● 心念是「因」,周遭人事為「緣」;要結善緣或惡緣?成就善果或惡果?得善報或惡報?端看一念心。
● 稍有一點事就放在心裏埋怨,是無明,易造惡業。要照顧好身、心,時時心存善念、身行好事。
● 人人都有與生俱來的佛性,只是被層層無明覆蓋,讓佛性睡著了。撥除無明,就能顯露佛性的光明。
● 觀念偏差,使單純的人心變得複雜。人心生病,需要心藥醫,心藥就是「法」。
● 菩薩隊伍浩蕩長,前腳走後腳跟,路顛可磨練心性,路愈遠,愛愈長。
● 常被無明污染、遮蔽,就像在籠子裏踩輪圈的白老鼠,怎麼踩都還是原地踏步。
● 萬物生於大地,萬法生於心地;大地需要露水滋潤,心地亦復如是。
● 聞法能行,就能加強信心;持續用功,終能搬開阻塞的石頭,找到心地水脈。
● 心開闊,就能善解、包容;以他人立場設想,就不會生起怨、恨、嫉妒、仇視等惡念與行動。
● 選擇正法,建立堅定的信、願、行,並顧好本具的智慧德行,自然無所迷惑、障礙。
● 文化,在潮流中形成;人文,則是人品典範、文史流芳,是真正有價值的人生。
● 無明層層覆蓋,使人自我障礙而行不通。斷除煩惱,就能轉「命運」為「運命」。
● 「珍惜」兩字聽來簡單,若人人不能落實,災難就來。
● 一般人的通病是「解易行難」——理解容易、力行難。行菩薩道,要致力於「知行平齊」,落實善法。
● 更上一層樓,少不了「忍」的功夫;能忍,則堅定不移,不被境界所轉而下墮。
● 靜思法脈存於心,慈濟宗門展於行動——心要有「靜之美」,行要有「動之美」。
● 發心立願、心甘情願去做,即使再累,也不會感到苦,反而有一分甘美。
● 用「無明水」澆灌「愛欲土」,心田將成泥淖,覆蓋智慧之眼。在欲泥中愈陷愈深,難以自拔,他人也無法救拔。
● 不論貧富,從心靈拔苦,開展其愛心,則人人都可以盡己所能,成為救度人間疾苦的菩薩。
● 沒有「信」,無法建立「願」與「行」;有「信」有「願」,一定要力行。
● 人多難免踩到腳、擦到手。互磨互擦後,要趕緊自我膚慰、自我療傷、自我復原,進而產生免疫力。
● 人心欲念星火,引燃大自然溫室效應;人心貪婪之水,使人浮沉生死苦海。
● 欲門一開,心靈的「防火牆」出現漏洞,將受財、色、名、食等誘引,墮入陷阱。
● 有智慧的人,不會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否則在「悲」中,又讓「恨」「仇」交疊,苦上加苦。
● 弘揚「慈濟宗門」,務必了解「靜思法脈」。慈濟人要「心中有佛、行中有法、法中
有禪」。
● 有禮的人,人見歡喜;講理的人,人見尊敬。
● 說話太直,容易相互碰撞;聲色柔和,才能彼此包容。
● 守志如初,不做無益於淨化人心的報導,字字句句如清流湧泉,專心致力淨化人心。
● 等待人救不如自救,只要堅定意志,心中有善法、行中有正法,就能徹底戒除惡習,改頭換面。
● 對於環境的惡化,雖憂心,但不要憂鬱;人人克制心靈欲念,就能減緩環境災害。
● 老師是學生的「模」,父母是孩子的「樣」,父母師長「有模有樣」,才能教育出好孩子。
● 家庭環境不是影響人格的絕對因素,心不平衡,才會造成行為偏差;社會若能提供良善環境,即能補救。
● 世間事物,能發揮良能才有價值;要把握生命使用權,做個能付出的有用之人。
● 人心不平靜,聽不到好聲音,卻隨不好的聲音起舞,社會愈益紛亂。調和心氣,說好話、做好事,心安社會就平安。
● 外在環境熱苦逼人,若心地也在貪、瞋、癡、慢、疑的惡火中煎熬,實是苦上加苦。
● 多播撒愛的種子,讓好人增多、環境愈趨良善,能助有心改過者隔離惡緣,不再墮落。
● 身在福中,要能見苦知福,以愛付出;身處逆境,只要安守本分,心寬有愛,就有希望。
● 緣生緣滅,都是人生劇本。莫做迷茫凡夫,要把握有限生命,在平凡中創造不凡人生。
● 順理為善業,逆理為惡業;「業」如繩索綑身,使人輪迴六道,難以出離。
● 世間很多陷阱,會誘引人心不由己。「業」有時會以裝飾假相出現,使人以苦為樂,迷失自心。
● 真誠的愛是一針強心劑,遭遇困境的人只要願意打開心門,就能療傷止痛。
● 歷史是時間累積、人為造就的,即使一般人認為不可能、不易改變的,慈濟也要致力拔苦予樂,創造善的歷史。
● 保護生命、畏懼死亡,是一切生物的本能。人要將心比心,疼惜、保護其他生命。
● 將自我單純本性複雜化、善良本性惡質化,產生種種人我之見,就是迷茫凡夫的習氣。
● 做心靈之帆的舵手,穩定自心;切莫開啟欲念之門,掀起滾滾洪流,讓船陷入危殆之境。
● 父德如天,要負起庇護家庭的責任;若心不調和,讓家庭天天颳颱風,就會帶來傷害。
● 老師是志業不是職業,是為付出而工作。「為生活而工作」充滿無奈,「為工作而生活」最有價值。
● 眾生剛強難調伏,甚至會恩將仇報。若因此自悔助人,善根就斷了;心能無怨,寬心原諒對方,善念才能持續。
● 顧好心念,知錯能改,修行不難,成佛不遠。
● 一個桶子有破洞,裝再多清水也會漏光;人心煩惱重重,聽再多善法也難真正入心。
● 人類是地球的破壞者,也是拯救者;拯救地球唯一的方法,就是拯救人心,不要輕視自己一點點力量。
● 將利益眾生的志業當成自己的家業,提起使命感全心付出;人人如此,就是社會之福。
● 欲念如沙塵,風輕輕一吹,就滾滾而揚,造成昏天暗地;若有雨露滋潤,即使微如清晨露珠,也能掩蓋沙塵。
● 包容天下蒼生之苦,才能去「膚愛」——膚慰、愛護受苦眾生。
● 心清淨,時時說好話、做好事,則無時不在「戒」中。
● 莫以為一個輕輕的動作起不了影響,若人人都能克制欲望、疼惜資源,就能匯聚成改善環境的大力量。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