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2, 2009

慈濟世界緣起

慈濟世界緣起

證嚴上人說:「師父是一個生命中的導航師,這輩子我的慧命要往哪個方向走,那就是一定要有這樣的師父。」

時光來到西元一九三0年一位生長於中國浙江省盧家灣的二十四歲的年輕人,在至親離世了無牽掛之際,為了佛法的信仰以及真理的探求,立志出家修學,於世間宣揚純正的佛法。

二十五歲時,他皈依上清下念老和尚座下,於普陀山為僧法號印順。當歷史的足跡冉冉踏過顛沛中國的苦難,印順導師走過二十世紀,用千萬言以上的著述,闡述佛陀的本義,開啟了「人間佛教」的法門,被佛教界尊為導師。

導師的思想不僅為中國佛學界珍視,也蜚聲於史哲學界。導師為佛教現代化開闢了一條康莊大道,而在時間的長河中佛教的法脈如活水之河,正靜靜的等待著另一段磅礡故事的緣起。

證嚴上人回憶起「當日拜師」時表示,記得那個時候我皈依跪下去時,我的師父就說:「你我師徒因緣很特殊,受戒的時間到了,我沒辦法跟你講很多話,不過你要記得為佛教為眾生。」

那時候「為佛教,為眾生」六個字不用一秒鐘就講完。當時我非常震撼為佛教為眾生,我馬上把這句話把握住,所以叫做「恆持剎那,我把握當下」這六個字伴隨我一生走來到現在。

一九三七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上人誕生於臺灣的中部,綿延的烽火伴隨著他成長,使他格外感受戰爭的殘酷。一九六0年正值壯年的父親突然往生,帶給上人莫大衝擊,也開啟了他探索生命的契機。二十四歲的他在偶然的因緣下,棄俗離家。二十五歲時,緣於修學佛法的決心,沒有剃度師父他為自己落了髮。

回首當年,上人臉色顯得哀傷的說:「父親的往生,我非常的傷心,傷心到哭不出眼淚來,我七天的時間沒有滴過一滴眼淚,我的心都空掉了!七天後才開始哭才開始追求,怎樣知道我爸爸現在在哪裡?那個時候的年齡真的是不懂,後來我就跟慈雲寺的師父提起說,我爸爸的往生我心很不自在,我很想幫我爸爸做一場功德,所以這位師父他就說那很好啊!那就幫你爸爸誦一部《梁皇懺》。」

就這樣開始,有一個星期的時間都在寺廟裡,一天有好幾堂的誦、拜,就跟著誦、跟著拜。那時候,上人從《梁皇懺》的懺文中心得就很多,他指出:第一他懂得「無常」這裡面的道理,他不再追究他爸爸到哪裡去?第二他懂得人生;那麼第三呢?他真正懂得什麼叫做「生命的價值」。而且在這個期間,他又發現了一部《法華經》,他懂得人生的路該怎麼走了,於是就開始計劃怎麼樣能進入佛門。

上人出家的路是波折重重,但他追求佛法的心十分堅定,一九六0年上人第一次離家,但棄俗不成。一九六一年在慈雲寺修道法師的陪同下再次離家,像隨緣的流水一般,開始他四處流浪苦行的旅途。他們經過臺東住過清覺寺,也住過臺東的佛教蓮社,最後就這樣在花蓮自行落了髮。

一九六三年二月,臺北臨濟寺即將要開壇傳戒,從各地齊聚而至的沙彌、沙彌尼,都將進入戒壇接受三十二天的具足戒,正式成為僧伽的一員。當時自行落髮的上人私淑花蓮一位德高望重的許老居士為師。他在開壇的前一天到了臺北,住進菩提講堂,然後便到臨濟寺戒壇打算報名,豈知安單完畢了才知道沒有剃度師父是不能受戒的。

當時有人告訴他其實可以就近拜個師父,就能報名了。很有原則的他不肯隨意拜師,堅持師父要慢慢找,便準備收拾行囊離開,本來是想受戒完了再回花蓮好好的閉關,但是沒想到竟然受戒不成,那馬上就得回去。

心裡想即使回去花蓮也是要有學佛的工具,當初離家只帶了七本《法華經》就只那麼一樣而已,所以覺得說曾經看過印順導師的《佛法概論》印象很深,又聽說《太虛大師全書》是部小藏經,若能看完《太虛大師全書》這部小藏經,就等於整個佛法的概括輪廓差不多都知道了。既然要回去就要有一些工具帶回去,於是慧音法師就帶著上人來到慧日講堂。

二00二年十一月六日某雜誌記者特地來靜思精舍訪問印順導師,談起這段不可思議的因緣時,老人家開心地說:「世間的事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導師憶起當年那一幕,談興滔滔地說:「因緣,那個時候……因緣,你想也想不到。我那個時候在慧日講堂,有一位以前女眾佛學院的學生慧音,帶了一個人來,見見我之後,就說要到講堂的圖書處去買《太虛大師全書》。

那時候印海法師是在那邊做當家,因為書庫鎖著他就說他先去拿鑰匙,所以在那邊跟導師講完之後,印海法師鑰匙也拿來了,我們就去打開書庫將《太虛大師全書》拿出來打包,打包好了突然間下了一陣雨,下雨了該怎麼辦?《太虛大師全書》整套書籍很多部,要怎麼辦?

印海法師就說:「不要緊,你們稍等一下我幫你們去叫車。」話才剛說完,很奇妙的,導師正好從寮房客廳走出來到講堂外面。上人就跟慧音法師講:「我要拜導師作師父!」慧音法師說:「不可能啦!因為導師不喜歡收弟子,現在總共才只收四位而已。」

老人家這時呵呵朗笑起來:「那時候他不知道看中我什麼?我們也只講兩三句話,我這個人不會講話的,我並不是一個有什麼地位的,也不是做了什麼事業的,什麼也沒有。我聽他,唉呀!這個出家的意志很堅強,就是不懂得出家的規矩,一個人沒有說就跑上來了。我說好,我就給他寫個法名再加上我的名字,叫他快快去快快去,因為戒壇報名的時間就要截止了!」

當上人皈依導師時,己是近午時分,而戒壇在十二點就要封壇,為趕上受戒,時間萬分緊迫,所以當時導師應允上人皈依,實在沒有太多的時間開示,只匆匆忙忙的訓示道:「你既然拜我為師,就要為佛教為眾生。」

坐在慈濟靜思精舍一幢安適靜室中的印順導師,悠然點出了當時收下這位弟子的剎那一念:「我是因為他要買一部《太虛大師全書》,所以我才答應。」因為《太虛大師全書》不是隨便的人會買,會買的都是有心人。導師接著分析這個道理說:「太虛大師雖然不是我直接的師父,但是他是我們真正的老師。世間的事不可思議,那真是想也想不到的因緣。」

從導師的角度而言,自己的這個徒弟,是從自己老師的書而來,多麼難以思議的關聯。一套書,就這樣在歷史的時空中,奇妙地串連了三代師生門徒、縱貫三世紀的優美因緣。一位是當代佛學泰斗,教界高僧;一位是推動「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不餘遺力的上人,明師高徒,為佛教歷史寫下精彩的篇章,把臺灣佛教推向一個嶄新的境界,這難道不是時節因緣所成就嗎?因緣不可思議!因緣真的不可思議啊!

早在本世紀初,知識份子對於佛教的社會功能性,就提出過強烈的質疑。當時倡導佛法人間化的太虛大師,大力提倡佛法必須要落實在生活當中,要能解決現實人心的問題,給人真正的受益。

太虛大師更以溫和的社會改良者來期許佛教徒,從師承看來,印公導師繼承了太虛大師的思想路線,為佛教脫去神化的色彩,闡揚緣起性空,打開了一條在人間學菩薩而成佛的光明大道。

而思想的巨人有了追隨者以行動力行,誰也沒想到這位自行剃度的沙彌尼,懷抱著師父叮囑的「為佛教,為眾生」走入人間,竟造就了「靜思法脈,慈濟宗門」,日後以「法華思想」涵蓋全球三十多國,菩薩志業濟世工程的慈濟世界。

經過三十二天的具足戒,上人走出戒場回到花蓮就走入了小木屋,從此開始每天都禮拜《法華經》,每個月的二十四日這一天,就是法師完經之日,這一天也是他燃香供佛日。

在法華三部的第一部《無量義經》當中,上人體悟到無量義之真諦,也就是從一粒小種子能萌生出百千萬顆種子,而後繼的百千萬顆種子又能衍生出無數多的種子。有感於此,上人決意走入人群,他相信即使只能啟發一個人的善念,只要持之以恆就能啟發十人、百人、千人乃至無數人之善念,如此佛教中救苦救難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就在人間。

一九六六年,上人在一間花蓮鄉下的診所,看到地下一灘血卻沒看到病人,詢問之下才得知是一名難產婦人,因為繳不起八千元保證金無法就醫,只得由親人將她抬回去。聽聞此事,上人內心沉重萬分當下便發願要募款救人,幫助貧病無依的東部居民。

向來主張自力更生的上人,因此每天與弟子們努力縫製嬰兒鞋以換取酬勞,並且存下來濟助窮人。同時法師也要求跟隨他的三十位家庭主婦,每人每天省下五毛的買菜錢,做為慈善濟貧基金,一九六六年農曆的三月「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正式成立。

大家都知道,四十年前,上人什麼都沒有,沒錢、沒人,只有滿滿的信心及愛心成立了「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我們現在叫做「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四十年前的「克難」以及「功德」,現在較少人說了,為什麼叫做克難呢?因為那時候法師很窮,他們〈上人及弟子〉自己生活都困難,要怎樣去做救人的工作呢?

一九六六年上人及弟子借住普明寺後方的小木屋,自力耕讀苦修,慈濟的發祥地由此開始。靜思精舍的德慈師父憶起過去那段往事時表示,那時候人很少四個弟子,加兩位老菩薩和上人總共七人而已。慈師父感嘆地說,那個時候真的是一股精神力量在支撐,因為那時候他們是從沒有開始,吃的、住的、穿的、用的都沒有,借住的地方又很窄,就從這樣的苦境中開始。

在一九六六年那個時代,人民生活普遍貧窮,因此有些貧病交迫的困苦人家,處境每況愈下甚至因無錢就醫而撒手人寰。上人眼見這樣的事層出不窮,反覆思考

自己究竟能做些什麼。上人那時候想起佛教的慈悲常常比喻為觀世音菩薩的千手千眼,假使五百人合起來不就是千眼嗎?五百人伸出手來不是千手嗎?若能五百人同心、同一觀念、同這個愛的慈悲,不就是一個觀世音菩薩的力量嗎?上人心中的藍圖逐漸浮現,決意成立一個救濟的團體。

慈師父補充說:「上人說我們一定要來做社會救濟的工作,辛苦一點沒有關係,我們一天一人增產一雙嬰兒鞋,二十四元給功德會做基金,二十四元當我們自己的生活費。一天二十四元一個月就有七百二十元,積少成多由小而大,這樣我們一年有八千餘元也能做救濟的工作。」

慈濟的白手起家就從七個人增產嬰兒鞋開始,但是要組成一個五百人的團體,成就一個觀世音菩薩的力量,理想還很遙遠,慈濟需要更多的家庭成員,人在哪裡呢?那時候還有三十位信徒,法師就跟她們談起要組成一個五百人的團體,以她們為基礎,三十位會員每人每天省下五毛的買菜錢就可以慢慢去拓展起來。

上人要她們用竹筒存錢,每天出門買菜前省下五毛的買菜錢,若一個人一天五毛一個月就十五元,三十隻竹筒就四百多元。有人回應上人說:「何必那麼麻煩,我就一個月繳十五元。」上人說:「不要啦!提起菜籃投五毛,就是不要影響到妳們的家庭生活,在每天菜錢裡省五毛不會影響菜色,這叫做理家之法。省下的錢又可做好事,而且要出門之前投五毛,心就是起一念的好心,這叫做日行一善。」

果然她們去到菜市場跟菜販說少幾根,少幾根要做什麼?省錢啊!一樣菜省一毛、二毛,三樣菜就可以省五毛了。「省五毛要做什麼?」菜販好奇的問,說要救濟啊!「五毛錢也能救濟,若五毛錢也能救濟,我也願意出五毛。」菜販很開心拿出五毛錢。

買菜的五毛,賣菜的也五毛,所以買菜的是會員,賣菜的也是會員,那時候的「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就是這樣從菜市場產生出來的。用竹筒每天存五毛的買菜錢做救濟的這個理念開始,一直到全面推行「教富濟貧」的過程營造出慈濟的「竹筒歲月」。

慈濟第一個救濟個案是那位年將八十歲貧病寡居的林曾老菩薩,她就住在菜市場旁,這項援助是從功德會成立後的第二個月開始,一直持續到四年後她過世為止,上人非常感恩從開始就跟隨他修行一起訪貧做救濟工作的這一群弟子,她們真的很努力。

一九六九年的三月二十四日靜思精舍大殿啟用了,這就是慈濟人的家,精舍要替慈濟承擔起家的功能,後來被喻為全球慈濟人的心靈故鄉。雖然說一路走來很辛苦,在辛苦中也先建了大殿,大殿完工了!大家非常高興趕快一起來打掃!因為隔天清晨就是三月二十四日,天未亮就開始了第一炷香,也就是佛七的第一炷香的開始,為了紀念三月二十四日法師將每年的這一天訂為「全球慈濟日」。

靜思精舍落成後慈濟有了自己的家,隨著人數逐年增加,慈濟家規與成員威儀的建立更形重要。上人於是藉著打佛七的時候,調整大家的身心步伐,這雖然只不過是一個形態,但卻是一個人的人格教育。礙於人數與場地的限制,一九八七年以後佛七停辦,從此慈濟家規傳承的責任,就由資深成員來接續。

現在雖然沒有時間打佛七,不過各區都有辦培訓、見習的活動,每年也有舉辦尋根之旅,還有精進日的研習會。威儀的建立在慈濟家庭成員之間是一項重要的傳承,外在的行為舉止經過調整後,內化到心中成為人格的基調,再由內發散而外形成穩重而優美的氣質,慈濟人的整體形象也於焉建立。

慈濟四十年來開創出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國際賑災、社區志工、環境保護、骨髓捐贈八大腳印,從臺灣宏觀全世界,於三十多國設立了兩百餘分支機構的慈善志業,由於追隨上人的人數逐年成倍數的成長,也因此而拓展出浩蕩長既莊嚴又美善的菩薩隊伍。

問題提示:

  1. 請說明什麼因緣促使上人出家的?

  2. 請說明什麼因緣促使上人成立克難慈濟功德會?

  3. 請說明上人規劃四大志業的理念從哪裡來的?

  4. 做慈濟就好了,上人為什麼要我們持戒〈慈濟十戒〉守紀律?

  5. 上人帶領我們做慈濟的方式就是行菩薩道嗎?

  6. 什麼叫做「修福不修慧」?請問一問自己有「福慧雙修」嗎?

  7. 請問上人為什麼要「靜思精舍」的出家眾自力更生?

  8. 請問上人為什麼要那麼辛苦來回娑婆度化眾生?

  9. 請問上人為什麼最在意我們慧命的成長?

10. 請問一問自己我們有沒有建立自己的使命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