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袁瑤瑤
上人悲憫眾生,那分救度苦難的情深意切、思深慮遠,常令魯鈍的我不知如何形容才能貼切。近日閱讀《慈濟叮嚀語》,卻發現最佳詮釋就包含於他老人家在一九八二年三月十四日於慈濟委員聯誼會所作的開示。
當天正逢觀世音菩薩聖誕,上人將「觀世音」三字以簡單方式略作解釋──
「『觀』即是看的意思,當然不像是人的眼界有距離,受限於色彩與形態。觀世音菩薩的觀性不受視力距離的限制,亦不受色彩與形態的阻撓。他能從世間千形萬態的苦狀,直透視到眾生無形的業力內層。也就是說,此菩薩常以慈心慧眼來『觀』看世態苦相。
『世』間是眾生善惡雜居地,觀世音菩薩與這世間眾生特別有緣,故常倒駕慈航,往返人間救度苦難。
『音』即是宇宙間一切人、物、動、靜……諸種聲音。音須用耳根去聽聞,而我們一般人收聽的範圍卻是有限,需依靠物與物相互引發而出的粗相聲音。離開物體動態而靜止下來時,一般人的耳根就無法聽出它潛在物體自性極微細的聲音……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不但能透徹地聽受宇宙一切萬物動靜的聲音,尤其能收縮眾生潛伏在心中的喜、怒、哀、樂、驚恐、畏懼、呼救、喊苦等靜止無言的聲音。
總之,觀世音菩薩是用其『圓滿的大慈悲心』,以綿密審慎的態度,來觀察世間一切動靜中所潛伏的險惡苦難的諸種形態,進而再運用其『智慧力量』來普救世間一切的苦難。」
凝視上人在各個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的身影,體會他老人家數十年如一日的言行、身教,豈能無良深感悟?
http://www.newdaai.tv/culture/?mod=tc_monthly&act=detail&id=1521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