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21, 2010

證嚴上人開示(人人都是大地的醫師)


人人都是大地的醫師

在中秋夜即將到來之時,人們期待著天圓、地圓、人圓和樂,然卻因為人的貪婪,造成了污染。許多人在中秋節都相邀烤肉 ,除了因口欲而吃食大地生靈,燃燒炭火也造成空氣污染。

上人感嘆,人因貪而大肆食啖,而貪欲無窮盡,故云世上最填不滿的就是鼻下橫──口。「貪幾許口味,為了滿足入口的味覺、口感,將大地上不同形態的生命都吃入腹中,牛、豬、雞、鴨,無所不吃;而且生烹活剝,煮食方式無所不有,人心真的很殘酷。尤其許多人同時用炭烤肉,將有毒的物質吃下肚,讓有毒的氣體瀰漫空中,真正是『人因貪婪造污染,天氣瞋怒事不調』。」

上人嘆道,大地上的森林就如人體之肺,試想人的肺部功能失調,豈能康生活?大地是人類之母,所有的生靈都由大地運載,一草一木、五穀雜糧都出於大地,提供給人類大自然的資糧;且不只是養育人類,萬物也由大地滋生、成長。

「而今,大地之母遍體鱗傷,她被人類不斷地破壞,被異常的天候日漸摧毀,所以她在喊著悲啊!也在呻吟著痛啊!真的疲憊、累極了!所以,人類的貪念使天瞋怒,四大不調;大地無辜地受到人的癡念破壞,所以也疲累地悲吟。」

「天時」、「地利」,必須倚靠「人和」成就

「欲使大地恢復自然,不再受傷害,唯有天時、地利、人和。」上人表示,天氣能夠按照時序輪轉,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才能使萬物應時成長,如此就有「天時」;又因四季順時,萬物順時消長,土地於冬季休養生息,春夏繁茂興盛,秋天成熟,廣利眾生,即為「地利」。

上人強調,「天時」、「地利」都必須倚靠「人和」來成就;人人都能和睦,不起貪婪之心,就不會造作惡業破壞天地。「一切唯心,天時、地利、人和不是不可能,只要人人戒慎虔誠,不論信仰何種宗教,都要守戒規,相信天時、地利、人和會再現世間。」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環保,人人都可以做大地的醫師,所以環保的理念要從生活中落實,且不只在地球環境中落實,也能對於自己的身體做到資源再利用。」

祝願中秋月夜,皆能天圓、地圓、人圓,和樂融融,共同將愛心串聯,虔誠祈禱天下無災難、社會祥和、家家和睦、人人健康。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三法印」與人生

「三法印」與人生
嚴持

人類生存在天地之間,莫不有理想與企求,所謂各有理想,各有目的,也各有其「人生觀」了。
科學家有科學家的人生觀,哲學家有哲學家的人生觀,宗教家也有宗教的人生觀。其他宗教的人生觀姑且不談,本文專說有關佛教的人生觀。
佛教以出世解脫為至高無上,其修持悟證必需經有階段,而運用的法門也多,所謂:「方便有多門」。「三法印」,本是佛教小乘教義,其修證體悟頗合實際,本文所述者,間有大乘教義在內。佛法本是一味的,經中也說到江河入海,同屬一味,特此預先表明。
以漸修啟悟來說,不出「諸行無常印」,「諸法無我印」,「涅槃寂靜印」。一個佛教的真實修持行者,對此根本佛法,必需解悟。
諸行無常印
諸行無常印,有遷流生滅無常之義。人生自呱呱墜地的生命開始,便一天天的向死亡路上接近,警眾偈:「如少水魚,斯有何樂」?諸行無常,正是說明世間一切事物,都是在因果的法則下遷流變化,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沒有永恆不變的事物。阿含經說:「凡世間一切變異法,破壞法,皆無常。」因有生住異滅遷流不息,變化萬端,故所以稱之為「諸行無常」。
生命的開始,亦即是欲望的開端。人生的欲望,可以分成空間與時間二種:以空間來說,縱橫十方,無邊無涯。目前科學家要征服月球、火星,將來還可能征服銀河系,新銀河系。以時間來說,豎窮三際,包括過去、現在、未來的三個世際。欲望追求的空間之大,及時間之久,真是難以估計。但人們未曾想到,生命是短暫的,欲望正是痛苦之源,因痛苦而又產生出無量無邊的煩惱,佛教中將煩惱總數列有八萬四千,此處不易敍說,但在日常生活中易於體驗感受的,不外為:生老病死,愛別離,冤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等八種苦難,審諦思維,其苦難莫不由人之欲望而助成,解脫苦難,惟有諦觀「諸行無常」。
一切事物的生起,皆由因果法則變化而得,「諸法從緣生,亦從因緣滅」,「緣聚則生,緣散則滅」,在剎那剎那的遷變流轉中,生命並非永恆常住,這真是宇宙萬有的真實現象。在無窮無涯的宇宙中,熙熙攘攘的社會裏,生的短促,好似曇花一現,最後總歸於無常,有智的人,不得不求取人生的解脫。
諸法無我印
諸法,是佛教對宇宙萬事萬物的代名詞。一般人以為事物的本身,一定有個獨立體性存在,以佛法說,事事物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有的假相,離開因緣條件,其自體-我-就無法存在了,所以佛說之為「一合相」。凡夫們貪著此相以為真實,舉例來說,我人所住的房屋,好像是整體的,若離開磚瓦木料,這房屋的整體就不存在了,所以說,法是沒有永久的-我-存在。
我人的軀體,由各種條件所組成,如地水火風四大假合,及色受想行識五蘊內含,再具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與外界的色聲香味觸法六種塵境對照,加上六識的分別,產生了各別不同的功能,部份是都認為法是實有的,無不在法上起迷執。當知法是無實體的東西,迷惑執著則法好像存在,一旦覺悟,法的形像就無影無踪。有位詩人遊江西廬山說:「橫看成嶺豎成峰,南北東西各不同……」,究竟是嶺呢?還是山峰?又詩云:「月兒彎彎照九洲,幾家歡樂幾家愁」!同是月亮,可以生出不同的情感出來,在小乘經部也曾論到,有一個美麗端莊的女子,從群眾中走過,大家看到後,發出不同的感想來:有的說她是美麗大方,婚後可成賢妻良母。又有說她紅顏薄命,剋夫無子。又有人說她妖豔狐媚,禍根禍水。同是一個女人,產生出喜、怒、瞋、恨不同的觀感來,所以法是不實的東西,由各人執著而發。心經中要「照見五蘊皆空」,乃至四大、十二因緣、四諦,十八界無不皆空。既是宇宙萬有皆屬空,其外界之境如何解釋?故經云:「自諸妄想,展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歷塵劫,雖佛發明,猶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事」。
法的生起,需因緣和合相因相成,如:「諸法因緣生,亦從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緣生性空,其理至明!
涅槃寂靜印
涅槃是印度語,翻譯華語計有:無生、無作、無為、無異、無退、無相、無二、無闇、無礙、無諍、無濁、歸依、解脫、光明、燈明、彼岸、安處、寂靜、一行、清涼、廣大、甘露、吉祥等多名。以上這許多名稱,都是顯示涅槃的功德。簡單的說,涅槃的功德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妙然境地,它具有常樂我淨的四種功德。常者常住,表示真實,不虛,不變。樂者安樂,喜悅。我者自在、無礙。淨者清淨、無濁。從凡夫修學,達到至高無上的證悟。
世物的幻現在動亂中千差萬別,「涅槃寂靜」,就是將動亂幻變趣至於寂靜,所謂「涅槃空剎那,趣至無自性」。法的動亂不休,如審細諦觀,主要在於心意識,佛陀曾明告大慧菩薩說:「大慧!猶如猛風,吹大海水,外境界風,飄動心海,識浪不斷……。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流鼓冥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波浪相互鼓動激盪,如萬馬奔騰,碧波萬頃,但水性本身是平靜的,何以故?因為浪濤依水而有,因風鼓動而生,一旦風息下來,水上的波浪自會平靜,但水的平靜,並非因風息才平靜,而是水的本性是本具的平靜,因有風的鼓動,才有波濤洶湧的現象。人生在業識的流轉中,被外界的八風所鼓,貪慕榮華富貴,及不可避免的憂悲苦惱,再加上生老病死等等所糾纏,已經是心亂神迷,迷惑了自己的本性,渾渾噩噩,醉生夢死度過一生,古人謂:「大夢誰先覺」?佛也說「藏興業如是,何故不知覺」?
上來所述三法印,是佛陀自生修持時從真實體驗中而得的因果法則,「諸行無常」,幻現幻滅。「諸法無我」,緣起性空,如是體證,離卻是非非是。「涅槃寂靜」,諸法本自不生,常住「如如不動」境界。
「印」字的意義,代表真實性,如「印信」,「印可」,「心心相印」,「以心印心」,「印證」,就是印證此「法」不可變更的意思。佛陀的法則,永遠是真實不虛,後世眾生依法信仰,依法解悟,依法修行,依法證道,所謂「日可令冷,月可令熱,我(佛)說諸法,不可令異」。
目前世界亂火瀰漫,動盪不安,而人類痛苦亦劇,有處在黑暗中的,依法可以離暗得明。有處在火焰中的,依法如得雨露,有處在苦海中的,依法如登舟筏,速渡彼岸,解脫自在!
58.8.10寫於花蓮蓮社

論肉食與素食

論肉食與素食


世間人大多數都喜歡食肉,其實肉類並不對人們的身體有什麼益處,只不過是取其美味悅口而已,假若說肉類含有人體需要的蛋白質和脂肪質的成分,所以人類必須吃它才能保持健康的身體,這樣說法也並不盡然,因為這些蛋白質和脂肪等成分,並非肉類特有的,如牛乳、大豆、落花生、豆腐等類也即富含蛋白質和脂肪。尤其是各種植物油不但含有脂肪,更含有維他命甲,丁,但猪油即無維他命。一切綠葉蔬菜,均富含維他命甲、乙、丙、丁等各種單位。依醫學常識說,綠葉素為維他命甲的先導體。就以鄉下或山間偏僻的人們而說,他們平時很少吃肉類,經常的食物,只有榖麥和蔬菜,然而他們的身體卻異常的健康,這證明他們的營養並不比多食肉類的稍差。唯市面上的居民,多食肉類,更有不少人無肉不成餐,但因肉類比植物發生熱力較多而且污濁,能壅滯腑臟,不容易消化。太過多食,易生怪病!最普通的也容易感到身體困倦,性情不耐煩,容易衝動喜、怒、悲、恐、驚,以及多夢、失眠、血壓過高等等病症,若患了這等病症時,除非減少食肉或禁絕肉食而外,簡直沒有治的特效藥。究竟說來,畜生物的屍體是污濁的東西,對於人們的身體實在沒有多大的補益,唯其能增加性情的惡劣,與殘忍的心而已。總之肉類並不是養生的必需品,人體所需要而不可少的營養素,均含於各種植物與綠葉的蔬菜中。
記得幾天前,在某報上看到一位今年已一百零四歲人瑞,他是住於高雄縣的內門鄉,內門村某巷五十九號,是一個五代同堂的大家庭。他雖是年齡已上百數,但他老人家的身體還是很健康,只是有些重聽而已。有人問他有什麼特別養生之法,而能使壽命保持得這麼長久那麼健康,他說沒有什麼特別養生的方法,從食物方面說,與常人也沒異樣,唯不同的地方就是他從少年時代便不吃魚肉之類,每餐都是以豆類、蔬菜、豆腐與植物油等為他養生的需要品。這樣說來人體的健康,與壽命的保持,不是在肉類-肉食,而是在植物類-素食了。

轉載自慈濟月刊196710007期第四版覺海

四塊糖的省思

四塊糖的省思
育才小學校長 陶行知在校園裏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塊砸自己班上的男同學,當即制止了他,並讓他放學後到校長室去。

放學後,陶行知來到校長室,王友已經等在門口準備挨訓了。

一見面,陶行知卻掏出一塊糖送給他,並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這裏,而我卻遲到了。」王友驚疑地接過糖。

隨後,陶行知又掏出一塊糖放到他手裏,說:「這塊糖也是獎給你的,因為當我不讓你再打人時,你立即就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我應該獎你。」
王友更驚疑了,他的眼睛睜得大大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塊糖塞到王友手裏,說:「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不守遊戲規則,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壞人抗爭的勇氣,應該獎勵你啊!」

王友突然流下眼淚,很後悔地說:「校長,你打我兩下吧!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自己的同學.....

陶行知滿意地笑了,他隨即掏出第四塊糖遞過去,說:「為你正確地認識了錯誤,我再獎給你一塊糖,可惜我只有這一塊糖了,我的糖發完了,我看我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吧!」說完,就走出了校長室。

一代教育家 陶行知的這種教育方式在今日是很難見到了。

教育工作者也好,父母親也可,請不要動輒擺出威嚴的面孔去訓斥孩子。尊重他們,他們才會尊重你,並聆聽你的教誨。

千萬要記得:當你想要幫助孩子向善之前,必須先擄獲孩子的心!

哈佛大學圖書館自習室牆上的訓言

哈佛大學圖書館自習室牆上的訓言
1. 此刻打盹,你將做夢;而此刻學習,你將圓夢。

2. 我荒廢的今日,正是昨日殞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3. 覺得為時已晚的時候,恰恰是最早的時候。

4. 勿將今日之事拖到明日。

5. 學習時的苦痛是暫時的,未學到的痛苦是終生的。

6. 學習這件事,不是缺乏時間,而是缺乏努力。

7. 幸福或許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

8. 學習並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連人生的一部分——學習也無法征服,還能做什麼呢?

9. 請享受無法迴避的痛苦。

10. 只有比別人更早、更勤奮地努力,才能嘗到成功的滋味。

11. 誰也不能隨隨便便成功,它來自徹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12. 時間在流逝。

13. 現在淌的哈喇子,將成為明天的眼淚。

14. 狗一樣地學,紳士一樣地玩。

15. 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16. 投資未來的人是,忠於現實的人。

17. 教育程度代表收入。

18. 一天過完,不會再來。

19. 即使現在,對手也不停地翻動書頁。

20. 沒有艱辛,便無所獲。 

銅鑼聲

銅鑼聲
 有二位年輕人從鄉下來到城市,歷經奮鬥,終於賺了很多錢,後來年紀大了,就決定回鄉下安享晚年,在他們回鄉的小徑上,碰到了一位白衣老者,這位老者手上拿著一面銅鑼,在那裡等他們。

他們問老先生:「你在這做什麼?」

老先生說:「我是專門幫人敲最後一聲銅鑼的人,你們兩個都只剩下三天的生命,到第三天黃昏的時候,我會拿著銅鑼到你家的門外敲,

你們一聽到鑼聲,生命就結束了。」

講完後,這個老人就消失不見了。

這兩人聽完後就楞住了,好不容易在城市輕辛苦了那麼多年,賺了這麼多錢,要回來享福,結果卻只剩下三天好活。

兩人各自回家後,第一個有錢人從此不吃不喝,每天都愁眉不展,細數他的財產。

心想:「怎麼辦?只剩三天可活!」

他就這樣垂頭喪氣,面如死灰,什麼事也不做,只記得那個老人要來敲銅鑼。

他一直等,一直等到第三天的黃昏,整個人已如洩了氣的皮球。

終於那個老人來了,拿著銅鑼站在他的門外,〔鏘〕的敲了一聲。

他一聽到鑼聲,就立刻倒了下去,死了。

為什麼呢?因為,他一直在等這一聲,等到了,也就死了!

另外一個有錢人心想:「太可惜了,賺那麼多錢,只剩下三天可活,我從小就離家,從沒為家鄉做過什麼,我應該把這些錢拿出來,分給家鄉所有苦難和需要幫助的人。」

於是,他把所有的錢分給窮苦的人,又鋪路又造橋,光是處理這些就讓他忙得不得了,根本忘記三天以後的銅鑼聲。

好不容易到了第三天,才把所有的財產都散光了,村民們非常感謝他,於是就請了鑼鼓陣,歌仔戲,布袋戲到他家門口來慶祝,場面非常熱鬧,舞龍舞獅,又放鞭炮,又放煙火。

到了第三天黃昏,老人依約出現,在他家門外敲銅鑼。

老人〔鏘!鏘!鏘〕地敲了好幾聲銅鑼,可是大夥全都沒聽到,老人再怎麼敲也沒用,只好走了。

這個有錢人過了好多天才想起老人要來敲鑼的事,還正納悶:「怎麼老人失約了?」

當一個人處於絕望的時候,若能展現積極樂觀的一面,承擔眼前的一刻,不必擔心以後的事情,就不必怕哪一天銅鑼會響,也不必特別去聽那一聲銅鑼的聲音。

絕望將不再是絕望,卻反而可能是另一個轉機呢!

當手中只一顆酸檸檬時,你也要設法將它做成一杯可口的檸檬汁。 

母親給出的答案

母親給出的答案

有個孩子對一個問題一直想不通:為什麼他的同桌的同學想考第一名就考上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卻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

回家後他問道:「媽媽我是不是比別人笨?我覺得我和他一樣聽老師的話,一樣認真地做作業,可是,為什麼我總是比落後他?」

媽媽聽了兒子的話,感覺到兒子開始有自尊心了,而這種自尊心正在被學校的排名傷害著。

她望著兒子,沒有回答,因為她不知道該怎樣回答。

又一次考試後,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學還是第一名。

回家後,兒子又問了同樣的問題。

她真想說,人的智力確實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腦子就是比一般的人靈活。

然而這樣的回答,難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嗎?她慶幸自己沒說出口。

應該怎樣回答兒子的問題呢?

有幾次,她真想重覆那幾句被上萬個父母重覆了上萬次的話--你太貪玩了,你在學習上還不夠勤奮,和別人比起來還不夠努力……以此來搪塞兒子。

然而,像她兒子這樣腦袋不夠聰明,在班上成績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時活得還不夠辛苦嗎?

所以她沒有那麼做,她想為兒子的問題找到一個完美的答案。

兒子小學畢業了,雖然他比過去更加努力,但依然沒有趕上他的同學,不過與過去相比,他的成績一直在進步。

為了對兒子的進步表示讚賞,她帶他去看了一次大海。

就是在這次旅行中,這位母親回答了兒子的問題。

現在這位兒子再也不擔心自己的名次了,也再沒有人追問他小學時成績排第幾名,因為他已經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大學。

放寒假回來時,母校請他給同學及家長們做一段演說。

其中他講小時候的一段經歷:「我和母親坐在沙灘上,她指著前面對我說,你看那些在海邊爭食的鳥兒,當海浪打來的時候,小麻雀總能迅速地起飛,牠們拍打兩三下翅膀就升入天空;而海鷗總顯得非常笨拙,牠們從沙灘飛入天空總要很長時間,然而,真正能飛越大海橫過大洋的還是海鷗。」

這場演說使很多母親流下了眼淚,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母親。

這位母親從不說一些令孩子洩氣的話,在找不到適當的答案前寧可沉默,以自身之受去支持孩子的一步步成長,孩子在這樣寬容的環境下,最後交出優秀的成績。

教育,是對生命個體的尊重和喚醒,是對人的內在潛能的開發和拓展,讓孩子健康地生長,需要一種平和的心境,一種智慧的胸襟,一種獨特的魅力,這一切必須以寬容為基礎!

一把火燒掉了所有的錯誤

一九一四年,舉世知名的發明大王愛迪生的實驗室發生大火,眼看著所有的研究成果即將付之一炬,愛迪生的兒子焦急的四處找尋父親,意外的發現到滿頭白髮隨風飄揚的愛迪生,竟然也躋在人群中平靜的觀看大火, 好像身旁無 關的群眾一樣。

兒子氣喘吁吁的對他說: 「實驗室就快燒光了,該怎麼辦呢?」

愛迪生卻只是表情平淡的說: 「去把你母親找來,這樣的大火真的是一輩子難得一見。」

隔天,愛迪生面對化為灰燼的實驗室說: 「感謝上帝,一把火燒掉了所有的錯誤,我又可以重新開始了。」

愛迪生忘掉大火,重建了他的實驗室,並成功的在大火之後三個月發明了留聲機。

人總是容易活在過去的陰影中,而忘了眼前的陽光。

人生,不可能一路順暢無阻,遭逢無法挽回的情事,與其終日怨嘆、哀哀自憐,一直活在陰影中,倒不如往前一步,只要一步,就能找到陽光,重新開始。

成功唯一的方式就是自我激勵,不斷向前衝。 遇到挫折時,要努力不懈,勇往直前。

Thursday, July 22, 2010

水的故事






來源:國家地理 A Freshwater Story


地球降溫 關鍵在肉食

2010.07.11
中國時報刊登台灣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前院長陳惟華的文章,關注溫室氣體甲烷,認為純素食是冷卻地球最快、最簡單、也是人人可做到讓地球永續最有效方法。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聯合國與歐盟執委會上個月以國際永續資源管理小組名義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為了拯救地球免於飢荒、能源匱乏和氣候變遷的最壞衝擊,全球改採無肉蛋奶的純素飲食(vegan)是必須的!因2050年全球人口會劇增到91億,而含有肉類和奶製品的西方飲食將無法永續。財富的增加正誘使飲食朝向不永續的肉蛋奶製品移動,而現在牲畜已消耗世界大部分的農作物和全球30%的乾淨水、使用38%的土地和大量的化肥及農藥、並排放全球19%以上的溫室氣體!雖然人們無法不吃食物,不過卻有另種選擇:遠離動物產品,才有可能大量減低農畜業對地球的衝擊
09年哥本哈根的北極理事會也宣布:停止北極迅速融化的最快方法,就是減少甲烷、地面臭氧和黑碳等生命周期較短的溫室氣體。因二氧化碳會在大氣中存在五百年以上,光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其溫室作用仍會持續幾百年。因此,全球降溫的關鍵不在二氧化碳,而是世界第二普遍的溫室氣體甲烷,它只存在大氣中9年,並且甲烷的暖化強度比二氧化碳強72倍。因為人為排放甲烷的最大來源是飼養牲畜,再加上甲烷較快從大氣中消失,所以降低牲畜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和對環境的嚴重破壞,才能快速和明顯地為地球降溫﹔然後我們才有足夠時間,來發明環保科技去消除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發展永續能源
再者,減輕地面臭氧最好方式就是減少甲烷。臭氧通常是車輛或工業所排放,是人為第三普遍的溫室氣體。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科學家發現,不僅發酵的牲畜飼料會排放有害的臭氧,它對地區臭氧濃度的影響也比車輛還大。研究發現當甲烷排放時,對流層的臭氧濃度也會增加。科學家指出減少吃肉蛋奶自然會減少發酵的飼料,因而也會降低有害的臭氧濃度。據世界銀行專家09年重新估算結果,畜產業至少排放全球51%以上的人為溫室氣體,是造成全球暖化最大單一來源
如同聯合國建議的全球改採無肉蛋奶的純素食,就能減少畜產業所排放甲烷(37%),氧化亞氮(65%)、二氧化碳(9%)緩北極冰層的融化速度。所以,純素食是冷卻地球最快、最簡單、也是人人可做到讓地球永續最有效方法
0710月澳洲國家大學、劍橋大學和倫敦大學在著名的《柳葉刀》期刊聯合發表醫學研究指出:不論對富裕或貧困國家而言,人民應大量減少肉品攝取量。如果能把肉類攝取量限制在平均每人每天五十公克,不但可以阻擋因畜產業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有效緩和全球暖化問題﹔而且也可以達到降低心臟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和常見癌症的健康效果。08年初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主席帕卓理博士公開呼籲少吃肉、騎單車、少消費,就能幫助遏止全球暖化。”0910月英國氣候變遷經濟學的執筆人斯特恩爵士也大聲疾呼若要戰勝氣候變遷,人們必須改吃素才行。現在聯合國根據科學的研究也宣布全球純素食以拯救地球的主張。餐盤中的食物不僅僅是個人吃的選擇而已,更是您對地球存續的負責表現

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是地球大氣層的一個重要功能,它就像是具有保溫作用的棉被或溫室大棚,可保護地球,使之保持溫暖。如果地球沒有大氣層或溫室效應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是攝氏-18度,而非現在的攝氏15
大氣層和溫室效應的另一個功能是可以穩定地球表面的溫度,使我們能居住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溫度環境裡。如果沒有大氣層或溫室效應,晝夜的溫差會很大。例如,月球表面由於沒有大氣層,白天在陽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溫度高達127攝氏度,而夜晚溫度則可降到零下183攝氏度
而地球的情況則完全不同:白天,太陽光照射到地球上,大約一半的太陽輻射會被地球表面吸收並使之增溫,其它則被反射回宇宙。夜晚,地球表面則以紅外線的方式向宇宙散發白天吸收的熱量,其中也有一部分會被大氣層吸收,使氣溫不至於降得過低
溫室效應示意圖 資料來源:IPCC
總體上來看,太陽輻射照射到地球以後,除極小一部分被地球吸收轉化為非熱能以外,大部分能量會被反射回太空。下圖中列出了在一年中地球吸收和反射太陽輻射能量的詳細過程和量值,可以看出地球吸收的能量與輻射的能量相等
235 + 107 = 342       單位:每平米瓦 (W/m-2)

地球每年全球平均能量平衡估算 資料來源:IPCC
如果溫室效應的強度適當,地球吸收的能量與輻射的能量相等,則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就會保持恆定,反之,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就會有變化。如果溫室效應的強度過大,地球吸收的能量大於輻射的能量,則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就會增加,導致全球暖化
在潮濕的赤道地區,空氣中的水汽含量非常高,以致於溫室效應已經很強,因此增加少量的CO2或水汽對射向地表的紅外輻射量只有很小的直接影響。但是在冷而乾的極地地區,增加很少量的CO2或水汽會產生大得多的效應。同樣,冷而乾的大氣上層中增加少量水汽所產生的影響比在近地表增加同量水汽的影響要大得多




溫室氣體



溫室氣體(Greenhouse Gas, GHG)是指大氣中促成溫室效應的氣體成分。這些氣體能強烈吸收地面的長波輻射(),使之不能散射到宇宙中,具有較強的溫室效應


溫室氣體有幾種
溫室氣體主要有以下幾種
二氧化碳當呼吸的時候,我們從空氣中吸入氧氣並釋放出 CO2。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CO2。人們燃燒木材、煤和石油的時候會將 CO2釋放到大氣中
地球上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陸地上的森林,尤其是熱帶雨林
甲烷甲烷是由一種叫做產甲烷菌的細菌天然產生的,這種細菌以無氧環境中的植物和動物為食物。人們會利用產甲烷菌來生產沼氣。反芻動物依賴產甲烷菌幫助將草和其它有機質降解為營養成分
甲烷在大氣中的生命期為12年,如果以100年生命期計算,其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1倍,若以20年計算,則為72
甲烷是一種窒息劑,當空氣中甲烷達25%30%時,可引起頭痛、頭暈、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濟失調。若不及時脫離,可致窒息死亡
氧化亞氮N2是由硝酸銨釋放出來的氣體。硝酸銨是一種廣泛使用的化學肥料用於增加農作物的產量
氧化亞氮在大氣中的生命期為114年,如果以100年生命期計算,其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310倍,若以20年計算,則為289
氟利昂自然界中不存在,1982年首次人工合成,用作氣霧罐的推進劑和制冷劑。後發現,當氟利昂被釋放到大氣中後,會進入平流層破壞臭氧分子

主要的溫室氣體
溫室氣體
全球變暖因子
濃度(ppb*)
二氧化碳 CO2
1
379,000
甲烷 CH4
21
1,760
氧化亞氮 N2O
310
320
氟利昂 CFCs
5,000  14,000
小於 1
每十億單位中的含量


IPCC的報告指出
人類活動導致了四種主要氣體的排放: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和滷烴(一組含氟、氯和溴的氣體)。在工業化時代,所有這些氣體都在大氣中有重大增長。所有這些增長都歸咎於人類活動。
在工業化時代,人類活動增加了大氣中的CO2含量,主要是通過燃燒化石燃料和毀林造成的。
甲烷和氧化亞氮濃度的變化則主要是由於農業。


溫室氣體的增
早在1938年,英國氣象學家卡林達在分析了19世紀末世界各地零星的CO2觀測資料後,就指出當時CO2濃度已比世紀初上升了6%。由於他還發現從上世紀末到本世紀中葉全球也存在變暖傾向,因而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反響。為此,美國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的凱林於1958年在夏威夷的冒納羅亞山海拔3400米的地方建立起了觀測所,開始了大氣中CO2含量的精密觀測
19584月到19916月,人們對冒納羅亞山大氣中CO2的濃度進行了觀測,發現1958年大氣中CO2含量不過315ppm左右,而1991年已經達到了355ppm。問題的嚴重性還在於,目前(1996)人類每年燃燒55億噸化石燃料(每噸約產生4CO2)中,大約只有一半進入了大氣,其余一半主要被海洋和陸地植物所吸收。一旦海洋中CO2達到飽和,大氣中CO2含量將成倍上升。此外,他們還發現CO2含量還有季節變化,冬夏可以相差6ppm。這主要是由於北半球廣闊大陸上植被冬枯夏榮的結果,也就是植物在夏季大量吸收CO2因而使大氣中CO2濃度相對降低
根據對南極和格陵蘭大陸冰蓋中密封的氣泡中空氣的CO2濃度測定,過去長期以來大氣中CO2含量一直比較穩定,大體是280ppm左右。只是從18世紀中葉,即工業革命前後開始穩定上升。即人類用了240年時間,使大氣中CO2濃度從280ppm上升到355p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