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像在過日子一樣,懵懵懂懂過日子,不懂得利用時間,隨著時間過去還是懵懂的過了一生。來來去去也只是一個業的牽引,這就像凡夫的過日子。
我們若是想要修行,一定要清楚的過一生,不只是過日子而已是過一生,所以在這一生中,苦嗎?苦啊!凡夫都以為是樂,不知道是苦。學佛者要去探討人生,到底苦在那裡?我們有什麼好歡喜、好戀眷的呢?
現在就來想想有幾種苦?是每個人都逃不掉的苦,約有八種: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盛苦。
生苦:受胎、種子、增長、出胎、種類
生是帶著過去生的業識種子和父母的緣精血混合而住胎出生,一生下來就是苦。因為還沒看過有人笑著出生,降生的第一號標記是「哭」,這就表示苦。生下來之後隨著我們的生理變化,慢慢增長、長大了,成長的過程其實與心理也有很大的互相牽扯,這稱為「業力」。
我們尚未來到此生之前,說不定在懵懂中造了許多不清淨的業,這個業識隨著我們過去生的身體,已經敗壞散去。種子,業的種子則隨著緣和這對父母精血混合,就這樣入胎了。
在母親的子宮胞胎中已經開始受苦,因為母親的臟腑空間很小,子宮的胞胎就像一座胎獄一樣。加上在子宮胞胎中有時熱、冷,髒的東西都在肚子裡,就這樣與這些器官臟腑混雜在一起。嬰兒逐漸長大,因為空間非常小,長大後就卡住了。
現在科學發達,我們只要透過儀器就可以看到媽媽子宮裡的孩子,是躬曲著身子,好辛苦啊!多久的時間?十個月!懷胎十月不見天日。尤其是要出生的時間到了,嬰兒就要脫離胞胎,要從胞胎中擠出去,那時候一剎那間接觸空氣就像是風刀解體般,馬上又把他放在水中洗、擦,痛啊!實在是苦。這是出生人間的痛苦,尚未出生在胎獄中已經是苦,脫離了胞胎剎那間又要受苦,所以叫做「生苦」。
但是我們早已忘記了,媽媽的胞胎是什麼樣子?我們擠在那小空間暗無天日的胎獄裡,那種不自由的苦已經忘懷了。甚至出生的剎那有時還難產,要出來不出來,也是苦不堪言。那種生死掙扎,母子要分開,在生產過程上實在是非常的痛苦。
老苦:增長、滅壞
隨著年齡慢慢慢慢衰老,這同樣是苦。歲月催人老,我們無法說自己不老。如果處於生活中貧困,心理還能克服,但是身體的老邁是很難撐過去。尤其是隨著年齡增長,身體逐漸衰弱的痛苦,老年人自己最能體會,眼睛沒有那麼亮了;耳朵沒有那麼利了;手腳反應沒有那麼俐落了。
最顯著的我們腦筋的反應也慢慢地遲鈍了,這就是生理變化。即使你的心仍然年青,但是生理還是隨著時日,身體從強壯逐漸退化,老邁的軀體慢慢現前,什麼事也做不了,處處要人幫忙,所以年老真是苦,叫做「老苦」。
病苦:身病、心病
病苦有二種,一種是身病,一種是心病。身體吃五穀雜糧什麼人不會生病,多數人都會生病。生病是不分年齡的各種病都有,但是它離不開四大不調和,這就是「身病」。
四大不調,什麼叫做「四大」?地、水、火、風這四大不調。若是地大不調,我們就會聽到:「我全身好重呀!不知道為什麼今天全身很重。」那就表示地大不調了;再一種是水大不調,就說我不知道為什麼一直胖起來,全身好像一直腫大起來,這就是水大不調。你看腎臟不好,有時大小便無法很順暢,所以水分不調和,人就會一直胖一直腫起來;若是火大不調,全身就好像火在燒,確實是很辛苦;若是風大不調,呼吸都不順暢,有時前氣不接後氣,這都叫做「四大不調」。
這樣的四大不調,已經給我們感覺很不舒服。其實身體的病,在佛經裡說有四百四病,但是以現代醫學發現何止此數,世界各地仍不斷發現新的罕見病例。是不是等到老才會病?不一定。不同年齡,不同病症,身病苦不堪言,所以說人生八苦「病苦」為最。
看看現代的人,有多少人罹患了憂鬱症、躁鬱症、或是精神分裂症,這種病被稱為「心病」。這種心病在現代的人類變成一種好像不定時的炸彈,令人很擔憂。到底心裡有什麼事讓他不歡喜?沒有事。但是他就是一直不快活,不快活就會讓他起了輕生的念頭,或是害己不利人的舉動,由不得自己,這都是「心病」。
有些人有了心病加上了身病,身心俱病那就苦不堪言了。我們的心,過去的心念一直帶到現在,所以動不動心就會起煩惱,這也是過去生中的習氣沒有去除。因此,某某人說,一了百了,就輕生了。
其實自殺的業很重,證嚴法師說:「我常說,自殺比殺人的業還重,同樣是殺人,自殺也是殺人,因為我們自己也是人。自殺不但毀掉自己的身體,還對父母不孝。」自殺是眼前對自己的身體起傷害的念頭,再來是那念憂鬱,心裡一直都不滿足,一直都很埋怨,逐漸變成不能善解的心念,一直抱著心病在輪轉。
就算現在自殺,這種業力煩惱的心病他一下子就帶去了。帶著這個業識,不論在哪個地方出生,即使是很有錢的家庭,即使是一對高知識的父母;或是不幸的投生到苦難的境界,同樣的這念憂鬱,這種不快樂的業因,種子,都會帶去。
這種因果關係,有人比喻說:「命嵌在骨,用刀子削不掉!」意指這種不快樂的業因,種子,如影隨形,甩都甩不掉。所以對自己毀損自殺,來生會更苦,業會加本加利,還都還不完。
死苦:病死、外緣
人生真是無常,又是苦,到頭來就是一場空。從生、老、病再來就是死了,死是苦,不只是苦在身,四大要分散時我們心識的惶恐與不捨,非常掙扎在那裡拖拉分不開,這非常辛苦。
死苦,死真是那麼苦嗎?不論是因病或者因外緣而死,若是遇到業來磨時,真的是很苦。當四大要分散時;器官要敗壞時;意識與肉體要分離時,相信那時候很苦,佛經中有句這樣的譬喻:「如生牛剝皮一樣」真的是苦不堪言。
我們如果現在趕緊來學,學如何把心放得下,看得開,其實死就像睡著一樣。我們若是每天做了很安心的事,時間到了就睡,安心睡,飄飄然,靈魂脫體十分逍遙自在。最怕的就是那分不捨的牽扯,剎那間在靈魂要脫離之前,就非常痛苦。
所以說生死我們一定要學,學如何讓人家生,不要帶著那種不清淨業的種子而來;死也要學,這一生日子如何過?如何待人接物?如何養成好的脾氣?準備在最後的時刻不必執著,沒有煩惱,能與大家微微一笑,揮一揮手,說聲再見了!
他會預約再來人間行菩薩道,菩薩家庭再相會,相信我們若能如此,非常逍遙自在,來去自如。我們就要把握在生死之間,如何入群處眾,我們用什麼心理來看待人事物,這個道理最為重要。
問題研討:
-
佛教所謂人生的苦有那八種?你認為是「苦」還是「樂」?
-
我們知不知道生從何來?死往何去?
-
什麼叫做「四大」?我們身體如果「四大不調」會有什麼症狀?
-
憂鬱症、躁鬱症、或是精神分裂症,為什麼這種病被稱為「心病」?
-
自殺能不能解決問題?我們要如何解脫生老病死?
愛別離苦:謂常所親愛之人,乖違離散不得共處,是名「愛別離苦」。
凡夫就是心中有愛而且是執著的愛,有了執著的愛就非常痛苦。我們平時所指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愛,的確,人與人之間若有執著的愛,要分離實在很辛苦。有的人為情而愛,情有許多種,親情、友情、愛情、欲情,假使有了執著,無論什麼情都會使我們的心顛倒、憂煩,無法與我們平靜的生活協調,那也是苦不堪言,所以叫做「愛別離苦」。
我們的人生用心來觀境,我們如果想著我們在這個環境中,好像冷的時候冷,熱的時間熱,如果比較起冷的時候,和別的地方比較,我們好多了!熱的時候和別的國家來比較我們也好多了!所以心若能去尋找善解的重點,如此我們的心常常都很開闊,常常都很輕安,偏偏我們人就是不會去尋找善解的重點,所以心裡難免就會有怨,這也是人生八苦之一。
怨憎會苦:謂常所怨仇憎惡之人,本求遠離而反集聚,叫做「怨憎會苦」。
我們常常會聽到某某人結婚不久卻離婚了,為什麼?按常理他們會結婚一定追求很久了!心目中一定是互相愛慕,所以他們才會結婚,但得到之後為什麼不久卻離婚呢?
其實理由很簡單,那就是我們人的心,心欲生出來了這分緣他就追求,短暫的緣盡了,他就生怨,所以求的時候求得死去活來,怨的時候恨之入骨,這都是叫做凡夫。所以佛陀這樣告訴我們,常所怨仇憎惡之人,本求遠離而反集聚,叫做怨憎會苦。希望能否早日分開,偏偏就是要在一起,所以怨憎會真的是苦。
求不得苦:謂世間一切事物,心所愛樂者,求之而不得,叫做「求不得苦」。
有怨當然就有「求不得苦」,人生求的事很多,求不得就很苦。俗話說:「有一都是缺九」哪一個人不缺呢?就像我們任何一個人,都是有所求。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否永遠都很滿足呢?不,都還是有缺。
人生說苦實在是很微細的求,只是我們不知不覺而已,其實有這些也就夠了,但是心不滿足,所以說:「世間一切事物,心所愛樂者,求之而不得。」譬如:我希望我的事業非常成功,是不是就能成功呢?是不是有求皆能如願呢?難啊!求情是否能得情呢?求愛是否能得愛呢?求藥是否能得藥呢?這樣的求要能事事如意很難,所以有句話說:「十有八、九求不得!」所以叫做「求不得苦」。
不只是人間有這種求不得苦,其實佛世時,天人也會有疑問來問佛。當佛陀在給孤獨園時,有一位天主非常莊嚴來到給孤獨園,那時已經是晚上了,當他抵達時他的身光照耀整個給孤獨園,我們就知道這位天主滿身珠光寶氣多麼亮麗,剎那間他來到佛的面前,很虔誠恭敬稽首向佛作禮然後向佛請法,他請問佛說:「大力自在樂,所求無不得,何復勝於彼,一切所欲備。」
這段文字是天主讚美佛的心境,同時他認為他自己也有與佛一樣的心境。「大力」是表示佛的威德很高,所以用「大力自在樂」來稱頌佛陀的境界,他表示佛陀所求的應該都得了,還有什麼東西能比這種快樂,「所求皆得」的快樂還快樂呢?一切都十分完備。其實這是天主向佛展示他的心境和佛的心境平等,要什麼有什麼那種自在具備的快樂。
但是佛陀卻回答:「大力自在樂,彼則無所求,若有求欲者,是苦非為樂。」「大力自在樂」是啊!沒錯。很輕安自在的快樂,但是這種快樂是因為無所求,心境上沒什麼好求的了,這才是快樂的本質。若是還有求,那就是苦了!哪裡是樂呢?佛陀所回答的是:「無所求才是真正的快樂」。
天主的「所求皆得」與佛陀的「無所求」的快樂,這兩種的心境是不同的。天主的心境很自大,炫耀我什麼都有,我不必再求了!其實佛陀就說求的過程,求了以後,這些東西同樣會失去,那是苦不是樂。所以不必求,無所求、知足的心才會快樂,這個境界就不同。天主聽了之後也很歡喜,稽首佛足即沒不見。
這就是佛為天主說法,聽得懂的人一點就悟了,這只是心境的不同;若心境還是執著於得到什麼才快樂的人,那就叫做迷。迷與悟只是在這個境界裡,所以我們要知道求不得苦。
五蘊〈五陰〉熾盛苦:謂前生老病死等眾苦聚集,叫做「五蘊〈五陰〉熾盛苦」。
五蘊、五陰是一樣的意思。蘊〈陰〉表示很微細,就是一種蓋覆的意思,無所不蓋覆。盛是很大無所不有,這很苦。所以常說我們的業就像人的影子一樣,一直跟著我們,無論去哪裡,都是業隨身。
五蘊〈五陰〉即指色、受、想、行、識。色,你所看得到的東西,哪一樣不是色。不只是我們所看到的東西,就看東西的東西光我們的眼睛,是多少東西組合起來,這個東西再去看外面的東西。如果我們的眼睛很健康,看外面的東西就很準確。如果我們的眼睛機能故障,看外面的東西就不一定準確了!
所以光一個色,裡面就有很多蘊,而且蘊之中還有行,行就是不定。它不斷在轉動,就像我們坐在地球上,我們坐著但地球在轉,所以地球在行蘊中,一下子都沒有停歇,它叫做「行」。不只是地球在行蘊中,其實我們的身體也是在行蘊中新陳代謝。因為有新陳代謝自然法則,所以我們的身體不斷的起變化,不知覺中從幼而小、從小而長大而中年、老年,每天都是在很微細的行蘊中過去。
從色過來到感受,感受到冷、熱,感受到辛苦,感受歡不歡喜、有沒有疑問,這都是「受」。有所感受我們才會反射出去,感受之後就是「想」了,想,相在心上,所以我們才會雜念那麼多,就是因為想。
所以我們常常說時間能累積一切,是的。時間累積一切,累積人生的道業,修行人的道業,累積生意人的事業,累積讀書人的學業。我們動作愈多,業就積得愈多,所以有的是惡業,時間愈長惡業愈造愈多,一種是福業,時間愈長福愈積愈大,這一切都是時間以及我們如何的造作,就這樣不斷的累積下來,這都是「行蘊」。
造作之後就是「識」,這個識在現前中去分別,也就是六識,分別之後積下來的叫做「思」,這是第七識。當境界現前在我們心中,過了之後我們會一直去思考,這種思慮很多都會在心中打轉,方向一偏差,那就煩惱重重。這種煩惱很難消除,因為在人我是非中、在人事物中,心不斷在那裡耕作,以致演繹出種種的煩惱。
佛陀是大覺者,他不斷在警惕我們、教誡我們,教誡人生在世無不都是在苦中度過,若是迷的人就是在苦中作樂;若是覺的人,在苦中知道警覺,能警覺人生無常、國土危脆,能警覺生命在呼吸間,這就是覺悟的人。如果能夠了解這種無常而苦而空的道理,我們的心自然就不會累積那麼多的人我是非,也就不會被層層疊疊的煩惱綁住,讓心門打不開,業不斷的在造作,每天每天都是惡的循環。
學佛者就要正思維,雖然在很吵雜的地方,若能從鬧中看透鬧的道理,自然在鬧中也能體會出法樂存在,心仍然是清淨的。之所以說五蘊〈五陰〉熾盛是苦,因為凡夫無法有那分正思維與靜慮,心總是亂,跟隨著境界亂,跟隨著人我是非亂,跟隨著人事物亂,心一亂就有盛大的煩惱覆蓋,覆蓋什麼呢?覆蓋了我們清淨的本性。因為我們有色、受、想、行、識〈身心〉,那種微細的煩惱,微細的行蘊讓我們難以查覺,不斷藉時間累積覆蓋,日久成習積重難返,這樣就苦不堪言。
既然學佛我們就要好好的把握時間,時時警惕於當下,這個當下就是在事情要發生之前,境界現前之前,我們就要覺悟了,所以這種覺知要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出來。
問題研討:
一、人生本來就是苦,要如何離苦得樂?
【影片文字摘錄】 捨欲離六道
無緣大慈平等愛,同體大悲智慧心;
紅塵自古苦偏多,四勤拂拭莫染塵。
在《法喻經》中有一段故事,一位旅人走了一段很長的路,覺得很渴想要找水喝,這時他看到山壁有一根竹管,竹管引著水流下來,他看到水很歡喜就趕快跑過去,頭伸到竹管下嘴巴張開,細細的水不斷不斷地流下來,他就說:「好啦!夠了!」但是水還是一直流,他又叫說:「停啊!停啊!」。
旅人的肚子已經喝得很飽很飽,這時有人從旁邊走過聽到他喊著:「水,停啊!夠了!」但是還是張開嘴在接水,過路的人覺得很可笑說:「水從山上自然的順著竹管流下來,你需要才去喝水,但是喝夠了你為什麼不離開呢?為什麼要叫水停呢?人離開就好了嘛。」
這段故事覺得實在是沒什麼,不過它也充滿了一番道理,這是一種譬喻,譬喻說人們尤其是修行者,他們都知道生死輪迴就是因為五欲而起,應該要離開欲,因為五欲對人、對心、對行為、對一生都是煩惱,有害而無益,知道可以解脫卻提不起勇氣離開欲望,明知它是苦的源頭卻無法解決,這就是苦的人生。
佛教稱我們這個世界為「欲界」,人類的基本欲望可歸納為財、色、名、食、睡五種,生活在欲界中的每個人無不沉溺在對五欲的強烈希求中。財欲,人以財物為養身之資,故貪戀不捨;色欲,人以色悅情適意,故貪戀而不能出三界;名欲,人由聲名能顯親榮己,故貪戀不知止息;食欲,人必藉飲食資生活命,故貪戀而無厭;睡欲,人不知時節怠惰放縱,樂著睡眠而無厭。
欲界的眾生人人心中有欲望、有貪念、有不足,在這種欲無止境的人間社會,在這種物質環境裡以及人我是非的群體中,有了欲就常常會說「有一缺九」,時時心起煩惱造諸惡業,因而果報就一一現前。所以說煩惱是從無明起,如果我們累生累世都不知不覺,一而無量,因為這個因可能會造很多緣,很多的緣又惹出很多的果報,直至永無休止。
佛教認為欲望有三性之分,也就是說欲望包括了善、惡、無記三種,利人利己的欲望是善法欲,這些欲望就是菩提心是精進心的根據;為了滿足一己私利而不擇手段,這樣的欲望就屬於惡的範疇,戰爭就是由欲望的極端擴張而引起;所謂無記是指非善非惡的欲望,如渴了想喝水,困了想睡覺,包括在家信徒正當的家庭生活都屬於無記之列。
煩惱是從無明起,因為境界現前的誘引,我們心念欲望就隨之而起,心的欲望一起就時時起心動念,這樣發展就難以控制了,修學佛法無非是要來控制、克服這個念頭。《慈悲三眛水懺》裡也說業從心起,意若不動身口也不會動作,心念若偏差貪、瞋、癡就會現行,業成後將來墮於地獄、餓鬼、畜生道受苦。
當眾生心迷的時候虛榮心起,這種虛榮心一起,貪著之念就隨之而起。很多世俗人會認為說,人生在世當然要盡情享受,就是因為這個「當然的享受」,所以他不知道五欲會使人墮落,這是因為他無知。自愛的人生就不會染著世樂,生活在本分中不會逾越本分而錯犯了規則,所以不染世樂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境界迷惑了我們的眼睛,然後使我們的心受到牽動,這叫做「惑眼牽心」。這種見與惑的境界又讓我們增加,增加什麼呢?增加憎恨的人,增加愛追求的人,這種「憎恨的無明」又在這裡糾結增長,在這股無明的流動牽引的力量,它又再牽動我們的身、口、意,這股力量實在是說來很奧秘。
因為外面境界的誘惑就是緣,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在這裡誘惑你,你就對它起了貪愛分別,這樣餓鬼道的因緣即成熟;看到別人有成就,嫉妒、瞋恚,想盡方法障礙破壞他,這樣地獄道的因緣即成熟;於一切世出世間法,是非邪正沒有能力辨別,禍福因緣擺在面前不認識,這樣畜生道的因緣即成熟。我們冷眼觀察這個世界,現在雖然都是人身,將來要往哪裡去?自己是否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呢?
人與人之間因緣牽引,愛恨情仇往往是迷情,但是煩惱卻像一條條的鎖鏈緊纏,令人難脫六道。佛教常說財、色、名、食、睡是地獄五條根,對這些東西過於執著,人必定往下墜落。凡夫就是分段生死,一段的人生結束了,未來一段的人生再來,這樣的死死生生,生生死死,不斷地這樣輪迴。只要我們是學佛者,我們絕對是承認六道輪迴,佛陀的教育也是要來指導我們,在生死迷茫中如何突破我們的人生,如何能解脫於六道中。
光陰如沙漏,人生如寄旅,大限一到良辰美景不再,何況欲望與煩惱。學佛就是要去除無明煩惱,如果錯過因緣空過時日,很快又會墮入生死獄。我們這一生是承著過去生的業力而來,所以業的種子和現在的助緣牽動起來,這股力量讓你由不得自己,依報到底在哪裡?這輩子我們自己都不知道,又何況下輩子,我們怎麼有辦法知道?這輩子以後的來生能否解脫實在是很渺茫。
人是秉五戒十善而得人身,你過去生中五戒持得好沒有毀犯,十善修得不錯,這一生能夠得人身。佛跟我們講這些是滿業,滿業就是善惡的果報,投生就是引業,引導你來投生,我們大家有著共業,共同的引業,過去生中都是修五戒十善,到這個世間來投生得人身,每一個人這一生受用不一樣,是你過去生中修的善惡不相同,因不相同果便不同。
我們要深信因果,對這個業字我們要很尊重,因為我們有此時間得了人身,遇到佛法,讓我們能有時間造福我們要很敬重。佛陀所說的法留到現在給我們教育,所以我們要深信因果,敬畏業力每天要很用心。
在這種繁華的都市,科學發達,生活富裕,事事方便像在天堂般,殊不知在天堂的生活中也一樣隱伏著許多危機,所以佛陀就告訴我們,在天堂天人的天福享盡即刻就墮落三途。天、阿修羅、人是三善道,要升天也不容易,因為修十善之外要修禪定,還要修四無量心。
在佛經中天人常墮地獄,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升天後的凡夫,誤以為自己的境界永不退轉,不生不滅了,因此毀謗聖賢享福逸樂,結果福報越大造業越大。我們在六道中就是這樣,升到頂點又掉下來,然後不知道要到哪一輩子,爬到哪裡又墜下來,佛經上講「生死疲勞」就是這個道理。
修福不要修天堂之福,我們應該要福慧雙修,我們要修到〝將來我要去哪裡我自己知道〞這種的智慧。不染世樂的道理如果知道,才能將宇宙萬物那種虛幻、危脆或者是生老病死的色身、加上內心的煩惱一一的破除,這樣我們才能出陰界獄。
「財色名利欲難忍,不念無常毀前程,知足常樂不貪戀,忍色忍欲有何難。」一般人就是因為不知道人生的無常,所以貪圖世間種種的欲樂,一有貪就無法控制,毀掉了前程,人生這麼長的道路,就此自我毀滅。若能循規蹈矩,行於人倫軌道,心就能很平穩,所以說知足常樂不貪戀,忍色忍欲有何難。
《法苑珠林卷四十四》裡有一段警戒修行者的話「十方一切如來,色目行婬同名欲火,菩薩見欲如避火坑。」我們內心若無慚愧心,如何能讓我們的心安定下來,心若無法安定下來,當我們看到外面的境界又是被誘引過去,所以我們在平常時就要預作準備,起心動念常思警戒。瞭解什麼容易讓自己迷惑,有「菩薩見欲如避火坑」的戒心,面對外界變化時才不會因此而意亂情迷。
看一塊白布你如果不小心染到其他顏色,想要把它洗一洗恢復成白色那就困難了,這些染著為緣的惡境界如名利、地位,在凡夫以為是最美的境界,那種形相會引起貪念,所以取相是會增加自己的迷惑,這種迷惑就是「漏」。
我們看電視、看東西,光只是講眼見色就這麼多迷惑了!耳朵聽東西也是一樣迷惑,如果這聲音是你熟悉的或者是過去業力跟你有緣的,就很容易因為聽到聲音而上當,這聲音會使你對對方產生成見或好感,這都叫「取相」。鼻子嗅東西、舌頭嚐東西、身體觸東西、意念的分別這裡面都有很多迷惑的根源。
財、色、名、食、睡這五欲被列為地獄五條根,其中財、色、名三項一沾染上就難以自拔,可是食與睡本身並沒有什麼過失,為什麼也被列為地獄五條根裡面,這是因為若執著飲食、睡眠造成鬆懈、放逸或者貪求而荒廢了道業,這樣也會妨礙到我們的修行,所以講起來肚子會飽營養夠、睡眠適度健康就好了。
佛教認為「知見」不正確稱為癡,癡念就是不明白道理,也叫做「無知」。人家怎麼說我們就怎麼聽,我們怎麼聽也就怎麼表達。這癡念本來就沒有什麼自己的主見,什麼樣的境界給他引它就附託在這些境界上,所以講起來貪、瞋、癡三毒最可怕的應該是癡,因為有癡才會產生貪瞋,貪瞋癡來自不正確的思維,要去除貪瞋癡先要從癡著手。
我們若是愚癡就會貪著在生死中,這種生死不只是說我們這輩子離開身軀,這樣叫做死,其實我們每天每一分秒鐘都是在這種生死中,因為我們的細胞不斷在生滅中。但是我們愚癡都沒有去體會,我們只看到粗相那種微細的道理卻看不到,生命隨著時間不斷地浪費掉。
因為我們的身體沉溺在五欲中貪享受、貪欲樂、貪情愛,任憑它不斷的老化,任憑它不斷的生滅,我們都沒有去注意它,你想這是不是愚癡呢?浪費時光浪費人生所以這就是愚癡生死。
我們應該要去除愚癡起正思惟,起慚愧心、懺悔心、起恐怖心、起厭離心,如此才能真正發菩提心,菩提心發出才會趣向眾生平等心,我們如果能有眾生平等的心,生命既然是共同體,就不會有私心,沒有私心就不會去造惡業。
佛告訴我們即使造了極重的罪業,只要肯懺悔一切都來得及,《觀無量壽佛經》裡面,阿闍世王的罪業極重,殺父害母,奪取政權,受提婆達多的挑唆破和合僧,五逆十惡全造了,臨終時卻能懺悔知道自己做錯,佛教他念〝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竟然到極樂世界去了。阿闍世王的成就有其因果,不是佛給他的,佛只是教導他,但是他自己肯起懺悔心那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我們常在六道中浮浮沈沈,天堂、人間、地獄、餓鬼、畜生中來去,這都是因為我們一念的貪著不捨,不肯捨棄、不肯厭離,所以我們仍在六道中不斷流轉。菩薩是已經脫離六道覺悟的有情,所以他的心叫做菩提心。我們雖然知道要去造福,但如果沒有覺悟,仍貪著名利而去做好事的話,這還不是菩提心,只不過是人天的福報而已。
我們修行不是為了修人天福,我們修的是佛道,佛道就不能欠缺菩提心,諸佛菩薩回歸娑婆度化眾生,這就是菩提心。我們修行也是一樣不能離開人間,要來來去去度化人間,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起心動念,念念常思我這個念頭像不像佛,像不像菩薩,諸佛菩薩應不應該有這種念頭?修行就是從這個地方修,念頭如果不對就要趕緊息掉,四正勤就是要我們斷一切惡,修一切善。
我們凡夫生不知從何來,死不知去向,我們都不知道,但是我們若能登上正覺,在菩提中我們能覺悟,我們知道此生何去,來生何來。我們知道自己不是迷茫而來,而是靈靈覺覺再來的人生,只是為了度眾生而來,若能如此我們的心永遠都是快樂的。
問題提示:
1.什麼是「苦的人生」?苦從何來?
2.「五欲」是那五種欲望?為什麼說五欲是地獄五條根?
3.為什麼不染世樂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4.什麼叫做「滿業」、「引業」、「別業」、「共業」?什麼是「分段生死」、「變異生死」?什麼是「依報」、「正報」?什麼是「法身、化身、報身」?
5.我們如何去體會「生死疲勞」的道理?如何離開「陰界獄」?
6.為什麼「菩薩見欲如避火坑」?
7.我們要修到「將來我要去哪裡我自己知道」這種的智慧,這是怎
麼樣智慧?
8.我們所謂的「生死」,什麼是「粗相」?什麼是「細相」?要如
何去體會?什麼是「愚癡生死」?
9.「人天福報」與「佛道」有何差別?
10.「迷茫而來的人生」與「靈靈覺覺再來的人生」有何不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