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9, 2011

你做好防震準備了嗎?



你做好防震準備了嗎?

近年來世界各地強震頻傳,猶如世界末日來臨,帶給人民可怕的災害與心靈的恐懼,
生活在台灣的我們更能感同身受。地震,就像是揮之不去的夢魘,從 921 地震距今已經十年多,雖然我們已經從歷史的傷痛走了出來,但大大小小的地震從未間斷過。台灣為什麼地震這麼多?因為台灣位於兩個板塊碰撞的地方,這兩個板塊是構成歐洲和亞洲的「歐亞板塊」,和面積相對比較小的「菲律賓海板塊」,每當這兩個板塊碰撞,就會引起地震,台灣東部首當其衝。因此,宜蘭、花蓮、台東等地區地震最多,不過由於大多數的地震都發生海底,所以一般造成的災害比較小;相對來說,台灣西部雖然地震沒有東部多,但是因為人口密集、地震發生位置通常距離表層比較近,震動強烈,因此往往造成嚴重的災害。 
  當地震發生時,你在做什麼呢?也許我們尚未能以現今科學儀測器來預知地震的
到來,但應知的地震防護常識絕對不能少。現在就請大家好好地瀏覽以下的地震須知

、地震前
1 . 在任何地點都要了解所處的環境, 並注意逃生路線,平時須做事發的演習。  
2 . 準備有「救急箱」,裝有藥品、乾糧、飲用水、手電筒、收音機、 鐵錘或斧頭,但須隨時留意食物及電池的期限。    
3 . 準備有消防設施,以面對地震後可能產生的火災,須留意滅火器的有效期限。  
4 . 高處的傢俱物品最好固定,笨重的物品盡量放在低處。  

二、地震時
1.切勿恐慌,保持鎮定,應緊急關閉所有的火源,包括電源和瓦斯,把門或窗戶打開,避 免因地震變形而無法逃生。 
2.室內的人應留在室內,躲到堅固的傢具的旁邊,遠離玻璃或容易墮下的物件。 
3.戶外的人應找尋空曠的地點,遠離建築物、斜坡及架空電線等地方。 
4.不可乘搭電梯,應盡快離開。 
5.在人多擠迫的地方,不要為尋找掩護或出口而倉皇逃跑。 
6.隧道內的人應在安全的情況下盡快離開,走到空曠的地方。

三、地震後
1 . 檢查是否有人受傷,幫忙進行急救或治療,並聯絡救護單位。  
2 . 檢查水管、瓦斯和電源。在未檢查修復前不要使用,若有瓦斯異味 ,立即開門窗通風,千萬不可使用電氣或火。    
3 . 檢查房屋結構,是否有明顯裂痕或破壞, 在修復及檢核前不要使用。  
4 . 收聽災情報導,在地震過後近期內,不可至山區及海邊遊玩,以免有山崩或海嘯 的危險。
  
    多一分準備,少一分災難,平時我們除了留意居家、工作場所的防震措施,地震來臨時,必須冷靜觀察、雙手護頭,就地尋找安全的庇護處,維持身體所需的水和空氣等,假若不幸真的受困,更要秉持「永不放棄的心」。目前的科技雖然仍無法準確預測地震,但是「打斷手骨顛倒勇」,面對每一次地震所帶來的災禍和挑戰,我們必須從中獲取經驗和智慧,避免台灣成為下一個「海

法譬如水。轉凡夫心為清淨佛心




我們大家每天都是虔誠精進,每一位都是在學佛,要知道「學佛是本分事,念佛就是練功夫。」

我們每天都說我們是學佛者。什麼是學佛者?「把凡夫心轉為真佛心」,這樣就是學佛。所以要學佛,要知道這是我們人人的本分,也就是要回歸 我們的本性。

我們已經長久以來六道輪轉,我們的清淨本性,好像一個浪蕩子在外面遊蕩,不知道要回來。我們現在已經聽到佛陀的呼喚,所以我們應該要知 返,要知到回來的時候。

我們要知道回來我們的本家,這是我們的本分事,本性應該要歸來,一定要找一條路,這條路也就是我們的功夫,所以我說學佛是本分,念佛是功 夫。要把這個功夫找回來。

 
學佛是本分事
念佛就是練功夫
將凡夫心轉為佛心
回歸我們的本性
就是真學佛

慈濟這條的道路,無不都是慈悲道場,慈者能予樂、悲者能拔苦。

慈就是教富,教導人人富有身外財,能知道貧窮的苦難。起一份的悲心,以身外的財物,幫助貧窮苦難的人。另外一種,就是啟發內心的這份愛, 外面是有形的財,內心是無形的法財。人人富有愛心,這就是人人本具的富有本性。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本具與佛同等,平平等等的智慧 大愛,如果可以啟發起來,力量很大,所以人人內心都有與佛同等,慈悲的力量,所以慈就是教富,啟發有形物資的付出,無形的是內心無量愛的 力量。

悲就是濟度眾生苦難,眾生有的人的苦就是苦在內心,有的人苦於生活,我們若能起這份悲憫的心,無限量的力量,去拔除有形與無形的苦,這就 是「濟」,「濟」即是「悲」。我們慈濟以花蓮為起點,現在已經普及於國際間,能發揮啟發愛心,拯救苦難的力量。很多感恩的故事,每一則故 事,無不是人間的教材,所以這就是道場。

在道場中要「知本份,練功夫」。「知本份」就是要老實念佛,「練功夫」就是時時要轉自己的凡夫心念,轉為佛與聖人清淨的境界。這就是轉凡 夫心為佛心,這就需要有功夫。所以我們若能夠知道本份,能夠好好用功,這就是道場。禪宗也是這麼說「擔柴運水無不是禪」,連吃飯喝茶之 間,心都不散亂,這就是功夫。

 
佛法除了外行還要內修
付出愛人之時
語默動靜都要用心
若能如此
則無處不是道場

各位,我們的慈悲道場已經開啟了。現在應該要從內心深入,來洗除煩惱垢穢的時候。所以這一部「慈悲道場《水懺》」,我們現在要開始 進入,去體解聖賢大得如何來啟發我們。

水懺的起因,就是因為悟達國師生了人面瘡,然後因為迦諾迦尊者,為他洗除冤結。所以感念過去尊者的恩德,所以他體悟佛的慈悲,就在那裡修 行。老老實實修行,體佛心、憫眾生。所以造水懺。

我們凡夫誰人無錯,誰人無過。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語默動靜,難免有錯。你看,悟達國師十世為高僧,戒律森嚴道德高崇,在十世之前結了 這個怨。因為十世之前袁盎斬晁錯,晁錯這個被殺的人的怨,頭顱滾到地上,一顆石頭掉進口裡,石頭被咬碎,那個恨心有多深重?所以這十世的 時間一直想要報仇,但是十世的高僧,道德高崇,使他無隙可入,業門不開,冤業不來。不是不來,是無法進入。

這一世悟達國師受到國王的寵愛,賜他沈香壇,一直時的歡喜,這個業門就開了,那份歡喜是共高我慢,只是那一份的貢高我慢「一國之尊對我禮 座」,那一念,所以業門就開了,多可怕?如此人面瘡折磨他多久的時間,後來就是迦諾迦尊者救他。

要能夠讓人救他也要有原因,迦諾迦尊者生病了,悟達國師起了憐憫新,所以去照顧他。這份照顧的悲心,得到他後來有災難的時候,就會有人救 他。前因後果一念因,就有無限的果報,十世的冤業就是這樣解除了。

各位,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語默動靜都要好好用心。人與人之間,待人接物說話等等,都要常常照顧好我們的心。對人的態度、對人的誠懇、對人 的尊重,每一個動作無不是一個種子,所以我們要常常對自己提起警惕之心。

舉頭三吋有神祉,不要常常想說我現在這樣做,沒有人在我的身邊,有天有地,因為我們心明及神明,你在做什麼無明事,同樣舉頭三吋有神祉。 所以我們要時時以警惕自己的心,這樣才是真的啟發「懺」,懺就是徹底改過,懺就是徹底的洗清的意思。我們若沒有徹底的覺悟,沒有好好地時 時用心悔過,這樣我們人生的垢穢就會愈卡愈多、愈重。

什麼叫做「垢穢」?就是「業」。業是愈作愈多,所以我們慈悲水懺,水懺就是水譬如法。「無量義經」中也說過,「若江、若河、若井、若 池」,無論是江、河、池、井的水,都可以洗滌垢穢,意思就是說,佛法如水,眾生心中的垢穢、煩惱,必定需要用法來洗滌。

 
東西髒了
需要有水才能滌清
人心也一樣
法譬如水能淨化心靈
開啟懺悔法門
法水入心
徹底改過
洗除垢穢
人生自然趨向清淨與光明

我們學佛就是為了要學佛,學而不成就稱不上是學了。每一尊佛在修行之前,和我們都一樣,經過了一番修行的過程,這個修行的過程,要 發大心、立大願。大心就是大慈悲心,大願就是力量、願力。這就好像一個人的兩隻腳,兩腳平齊走路就好走、走得通,能從凡夫的境界,通達至 佛的境界,這就是要發大心、立大願。這個過程的名稱就是菩薩道。

我們學佛要知道菩薩道這條道路很長,心靈的境界風光很多,我們要如何去選擇,我們內心有很多的境界,如何去降服不好的境界,讓我們走上康 莊的大路,通達佛的境界,而不受凡夫的境界所迷惑,這也是法。要如何去除在行菩薩道的過程中,那些煩惱、業的境界現前要如何去破解?這也 是需要「法」。破解那些煩惱,那就要時時懺悔。

遇到好人我們要虛心就教、起感恩心;遇到壞人,我們也要以敬重心,感恩他現境讓我們消業。

《法華經》有說到,佛陀在授記時,提婆達多同樣也在授記的行列當中,而且成佛的世界,還比其他的人時間更長,被度的眾生更多。很多人問 說:「提婆達多這麼壞啊!佛陀你為何還要為他授記?而且還授記這麼長的時間?」佛陀就說:「感恩提婆達多,提婆達多是我的善知識,若沒有 提婆達多,我哪會可以有種種的方法來教化大家?提婆達多就是我的善知識,成就我。」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時時警惕。不管是故意來 折磨我們,我們也要趕快提起心念說:「感恩你來成就我。」感恩不能口說感恩而心中有怨,心中有怨就會忘了我們的本性。

不可以想要做件好事,受到了阻礙的境界現前,就忘記了我們的初發心。我們若是忘的初發心,煩惱一起法不入心,若這樣,水懺誦得再多也沒有 用。我們時時在誦水懺,也要時時把內文用在日常生活當中。

懺就是法,懺譬如水,能夠洗滌垢穢。所以我們自現在開始,在慈悲道場,現在大家要很用心,以懺的法水,來洗滌我們的垢穢,因為現在五濁三 災,不斷地發生,我們應該要再提高警覺,敬天畏地。方法就是佛陀的智慧,和過去古德祖師的體會。法法無不都是清淨的水,來洗滌我們的內 心。

所以諸位,時時要提高警覺,對人對境一切的境界,在菩薩道中難免有境界出現,所以我們要時時警惕。無論什麼樣的境界出現在我們的面前,我 們都要時時以這股清淨的法水,要趕快入我們的心來洗滌垢穢,就是要時時起懺悔心。

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志業、職業和事業有何不同?

問題:志業、職業和事業有何不同?

上人的回答:
職業,是為生活不得不工作;事業,是為了賺錢,必須和人家計較,爭名奪利;志
業,是無所求的付出,所需要的是有那種環境及機會,讓我們去付出。是真正的人
生目標。
上人開示於1994 年1 月21 日

志工和義工有什麼不同?

志工與義工的分別是,義工是義務工作,在休假或工作休閒的空餘時間,去做不支薪的服務工作!志工則是將付出、服務人群當作志向,出錢又出力,有責任心、使命感,不計較時間、代價、體力的付出,能克服艱難,完成任務,並且做得滿心歡喜。一個人如一根柱,眾人齊靠則成一面牆;十個人可成之事,百人共做亦是美事。志工是慈濟的主體,也是最大的人力資源;一分人與人之間沒有目的的關懷,做志工為人群付出,賺得的是「好人緣」。

誠摯歡迎您加入志工行列,力行「大愛灑人間」~修的境域。



做志工最重要的特質就是「愛」與「願」,「愛」字拆開,就是「心放在感受之間」;「願」字拆開,則是「生命原來的那一扉頁」。有愛有願則不論處在順境或逆境,皆能自在;反之,若是缺乏這分志工精神,則生活中將處處充斥「礙」與「怨」。


---------------------------------------------------------------------------------------
什麼是「志工」? 
──簡單來說,志工就是志願從事這項服務工作的人,以這項服務工作為志願的人。 

志工和義工有什麼不同? 
──志工與義工的分別是,義工是義務工作,在休假或工作休閒的空餘時間,去做不支薪的服務工作!志工則不然,志工是將付出、服務人群當作志向,出錢又出力,有責任心、使命感,不計較時間、代價、體力的付出,能克服艱難,完成任務,並且做得滿心歡喜。 

慈濟有哪些志工? 
──慈濟志工包羅萬象,有社區志工、環保志工、文宣志工、訪視志工、醫院志工、影視志工、清潔志工、翻譯志工……等等,而慈濟的組成骨幹:委員與慈誠,本身即是志工。
---------------------------------------------------------------------------------------


「義工」與「志工」的不同處,「義工」的「義」字中有一個「我」,所以是我有空去做的事,而「志工」的意義不同,因為「志」是有一的「心」在其中,所以是有心要去做的事。大家做志工都是盡心盡力盡本份,把人的角色做好。 

Tuesday, September 21, 2010

證嚴上人開示(人人都是大地的醫師)


人人都是大地的醫師

在中秋夜即將到來之時,人們期待著天圓、地圓、人圓和樂,然卻因為人的貪婪,造成了污染。許多人在中秋節都相邀烤肉 ,除了因口欲而吃食大地生靈,燃燒炭火也造成空氣污染。

上人感嘆,人因貪而大肆食啖,而貪欲無窮盡,故云世上最填不滿的就是鼻下橫──口。「貪幾許口味,為了滿足入口的味覺、口感,將大地上不同形態的生命都吃入腹中,牛、豬、雞、鴨,無所不吃;而且生烹活剝,煮食方式無所不有,人心真的很殘酷。尤其許多人同時用炭烤肉,將有毒的物質吃下肚,讓有毒的氣體瀰漫空中,真正是『人因貪婪造污染,天氣瞋怒事不調』。」

上人嘆道,大地上的森林就如人體之肺,試想人的肺部功能失調,豈能康生活?大地是人類之母,所有的生靈都由大地運載,一草一木、五穀雜糧都出於大地,提供給人類大自然的資糧;且不只是養育人類,萬物也由大地滋生、成長。

「而今,大地之母遍體鱗傷,她被人類不斷地破壞,被異常的天候日漸摧毀,所以她在喊著悲啊!也在呻吟著痛啊!真的疲憊、累極了!所以,人類的貪念使天瞋怒,四大不調;大地無辜地受到人的癡念破壞,所以也疲累地悲吟。」

「天時」、「地利」,必須倚靠「人和」成就

「欲使大地恢復自然,不再受傷害,唯有天時、地利、人和。」上人表示,天氣能夠按照時序輪轉,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才能使萬物應時成長,如此就有「天時」;又因四季順時,萬物順時消長,土地於冬季休養生息,春夏繁茂興盛,秋天成熟,廣利眾生,即為「地利」。

上人強調,「天時」、「地利」都必須倚靠「人和」來成就;人人都能和睦,不起貪婪之心,就不會造作惡業破壞天地。「一切唯心,天時、地利、人和不是不可能,只要人人戒慎虔誠,不論信仰何種宗教,都要守戒規,相信天時、地利、人和會再現世間。」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環保,人人都可以做大地的醫師,所以環保的理念要從生活中落實,且不只在地球環境中落實,也能對於自己的身體做到資源再利用。」

祝願中秋月夜,皆能天圓、地圓、人圓,和樂融融,共同將愛心串聯,虔誠祈禱天下無災難、社會祥和、家家和睦、人人健康。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三法印」與人生

「三法印」與人生
嚴持

人類生存在天地之間,莫不有理想與企求,所謂各有理想,各有目的,也各有其「人生觀」了。
科學家有科學家的人生觀,哲學家有哲學家的人生觀,宗教家也有宗教的人生觀。其他宗教的人生觀姑且不談,本文專說有關佛教的人生觀。
佛教以出世解脫為至高無上,其修持悟證必需經有階段,而運用的法門也多,所謂:「方便有多門」。「三法印」,本是佛教小乘教義,其修證體悟頗合實際,本文所述者,間有大乘教義在內。佛法本是一味的,經中也說到江河入海,同屬一味,特此預先表明。
以漸修啟悟來說,不出「諸行無常印」,「諸法無我印」,「涅槃寂靜印」。一個佛教的真實修持行者,對此根本佛法,必需解悟。
諸行無常印
諸行無常印,有遷流生滅無常之義。人生自呱呱墜地的生命開始,便一天天的向死亡路上接近,警眾偈:「如少水魚,斯有何樂」?諸行無常,正是說明世間一切事物,都是在因果的法則下遷流變化,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沒有永恆不變的事物。阿含經說:「凡世間一切變異法,破壞法,皆無常。」因有生住異滅遷流不息,變化萬端,故所以稱之為「諸行無常」。
生命的開始,亦即是欲望的開端。人生的欲望,可以分成空間與時間二種:以空間來說,縱橫十方,無邊無涯。目前科學家要征服月球、火星,將來還可能征服銀河系,新銀河系。以時間來說,豎窮三際,包括過去、現在、未來的三個世際。欲望追求的空間之大,及時間之久,真是難以估計。但人們未曾想到,生命是短暫的,欲望正是痛苦之源,因痛苦而又產生出無量無邊的煩惱,佛教中將煩惱總數列有八萬四千,此處不易敍說,但在日常生活中易於體驗感受的,不外為:生老病死,愛別離,冤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等八種苦難,審諦思維,其苦難莫不由人之欲望而助成,解脫苦難,惟有諦觀「諸行無常」。
一切事物的生起,皆由因果法則變化而得,「諸法從緣生,亦從因緣滅」,「緣聚則生,緣散則滅」,在剎那剎那的遷變流轉中,生命並非永恆常住,這真是宇宙萬有的真實現象。在無窮無涯的宇宙中,熙熙攘攘的社會裏,生的短促,好似曇花一現,最後總歸於無常,有智的人,不得不求取人生的解脫。
諸法無我印
諸法,是佛教對宇宙萬事萬物的代名詞。一般人以為事物的本身,一定有個獨立體性存在,以佛法說,事事物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有的假相,離開因緣條件,其自體-我-就無法存在了,所以佛說之為「一合相」。凡夫們貪著此相以為真實,舉例來說,我人所住的房屋,好像是整體的,若離開磚瓦木料,這房屋的整體就不存在了,所以說,法是沒有永久的-我-存在。
我人的軀體,由各種條件所組成,如地水火風四大假合,及色受想行識五蘊內含,再具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與外界的色聲香味觸法六種塵境對照,加上六識的分別,產生了各別不同的功能,部份是都認為法是實有的,無不在法上起迷執。當知法是無實體的東西,迷惑執著則法好像存在,一旦覺悟,法的形像就無影無踪。有位詩人遊江西廬山說:「橫看成嶺豎成峰,南北東西各不同……」,究竟是嶺呢?還是山峰?又詩云:「月兒彎彎照九洲,幾家歡樂幾家愁」!同是月亮,可以生出不同的情感出來,在小乘經部也曾論到,有一個美麗端莊的女子,從群眾中走過,大家看到後,發出不同的感想來:有的說她是美麗大方,婚後可成賢妻良母。又有說她紅顏薄命,剋夫無子。又有人說她妖豔狐媚,禍根禍水。同是一個女人,產生出喜、怒、瞋、恨不同的觀感來,所以法是不實的東西,由各人執著而發。心經中要「照見五蘊皆空」,乃至四大、十二因緣、四諦,十八界無不皆空。既是宇宙萬有皆屬空,其外界之境如何解釋?故經云:「自諸妄想,展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歷塵劫,雖佛發明,猶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事」。
法的生起,需因緣和合相因相成,如:「諸法因緣生,亦從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緣生性空,其理至明!
涅槃寂靜印
涅槃是印度語,翻譯華語計有:無生、無作、無為、無異、無退、無相、無二、無闇、無礙、無諍、無濁、歸依、解脫、光明、燈明、彼岸、安處、寂靜、一行、清涼、廣大、甘露、吉祥等多名。以上這許多名稱,都是顯示涅槃的功德。簡單的說,涅槃的功德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妙然境地,它具有常樂我淨的四種功德。常者常住,表示真實,不虛,不變。樂者安樂,喜悅。我者自在、無礙。淨者清淨、無濁。從凡夫修學,達到至高無上的證悟。
世物的幻現在動亂中千差萬別,「涅槃寂靜」,就是將動亂幻變趣至於寂靜,所謂「涅槃空剎那,趣至無自性」。法的動亂不休,如審細諦觀,主要在於心意識,佛陀曾明告大慧菩薩說:「大慧!猶如猛風,吹大海水,外境界風,飄動心海,識浪不斷……。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流鼓冥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波浪相互鼓動激盪,如萬馬奔騰,碧波萬頃,但水性本身是平靜的,何以故?因為浪濤依水而有,因風鼓動而生,一旦風息下來,水上的波浪自會平靜,但水的平靜,並非因風息才平靜,而是水的本性是本具的平靜,因有風的鼓動,才有波濤洶湧的現象。人生在業識的流轉中,被外界的八風所鼓,貪慕榮華富貴,及不可避免的憂悲苦惱,再加上生老病死等等所糾纏,已經是心亂神迷,迷惑了自己的本性,渾渾噩噩,醉生夢死度過一生,古人謂:「大夢誰先覺」?佛也說「藏興業如是,何故不知覺」?
上來所述三法印,是佛陀自生修持時從真實體驗中而得的因果法則,「諸行無常」,幻現幻滅。「諸法無我」,緣起性空,如是體證,離卻是非非是。「涅槃寂靜」,諸法本自不生,常住「如如不動」境界。
「印」字的意義,代表真實性,如「印信」,「印可」,「心心相印」,「以心印心」,「印證」,就是印證此「法」不可變更的意思。佛陀的法則,永遠是真實不虛,後世眾生依法信仰,依法解悟,依法修行,依法證道,所謂「日可令冷,月可令熱,我(佛)說諸法,不可令異」。
目前世界亂火瀰漫,動盪不安,而人類痛苦亦劇,有處在黑暗中的,依法可以離暗得明。有處在火焰中的,依法如得雨露,有處在苦海中的,依法如登舟筏,速渡彼岸,解脫自在!
58.8.10寫於花蓮蓮社

論肉食與素食

論肉食與素食


世間人大多數都喜歡食肉,其實肉類並不對人們的身體有什麼益處,只不過是取其美味悅口而已,假若說肉類含有人體需要的蛋白質和脂肪質的成分,所以人類必須吃它才能保持健康的身體,這樣說法也並不盡然,因為這些蛋白質和脂肪等成分,並非肉類特有的,如牛乳、大豆、落花生、豆腐等類也即富含蛋白質和脂肪。尤其是各種植物油不但含有脂肪,更含有維他命甲,丁,但猪油即無維他命。一切綠葉蔬菜,均富含維他命甲、乙、丙、丁等各種單位。依醫學常識說,綠葉素為維他命甲的先導體。就以鄉下或山間偏僻的人們而說,他們平時很少吃肉類,經常的食物,只有榖麥和蔬菜,然而他們的身體卻異常的健康,這證明他們的營養並不比多食肉類的稍差。唯市面上的居民,多食肉類,更有不少人無肉不成餐,但因肉類比植物發生熱力較多而且污濁,能壅滯腑臟,不容易消化。太過多食,易生怪病!最普通的也容易感到身體困倦,性情不耐煩,容易衝動喜、怒、悲、恐、驚,以及多夢、失眠、血壓過高等等病症,若患了這等病症時,除非減少食肉或禁絕肉食而外,簡直沒有治的特效藥。究竟說來,畜生物的屍體是污濁的東西,對於人們的身體實在沒有多大的補益,唯其能增加性情的惡劣,與殘忍的心而已。總之肉類並不是養生的必需品,人體所需要而不可少的營養素,均含於各種植物與綠葉的蔬菜中。
記得幾天前,在某報上看到一位今年已一百零四歲人瑞,他是住於高雄縣的內門鄉,內門村某巷五十九號,是一個五代同堂的大家庭。他雖是年齡已上百數,但他老人家的身體還是很健康,只是有些重聽而已。有人問他有什麼特別養生之法,而能使壽命保持得這麼長久那麼健康,他說沒有什麼特別養生的方法,從食物方面說,與常人也沒異樣,唯不同的地方就是他從少年時代便不吃魚肉之類,每餐都是以豆類、蔬菜、豆腐與植物油等為他養生的需要品。這樣說來人體的健康,與壽命的保持,不是在肉類-肉食,而是在植物類-素食了。

轉載自慈濟月刊196710007期第四版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