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14, 2009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生善滅惡滅罪生福

我們平時學佛,要常常記得:「我們心中懷有與如來平等的如來藏。」
這念善心要時時發揮,發揮我們的善,才能夠滅除了惡;滅除了惡,善念才能夠不斷產生,這樣就沒有什麼障礙了。
障礙就是來自於那一念惡,來自於「惡」現行去障礙他人;既然造了因緣、就有果報--別人就來障礙我們了。所以無因不成果,所以因緣果報都是自做自受。復應各起四種觀行,以為滅罪方便。」
那下來一段文是這樣說:「無諂無障,正是生善滅惡之時。」無諂就是無諂曲的意思,這個無諂曲就是叫做直心。
有的人會說:「我說話只是比較直而已,我並沒有想要去傷害他。」是啊!雖然說是「直」,雖然我們為人很直,但若有時我們這念善心沒有培養好,有時候我們的直心,就會含藏著那個瞋癡;那個瞋與癡若還沒有去除,直心也會去傷害人。
所以孔夫子的弟子,子貢問孔子說:「貧而無諂,富而無驕,這樣好嗎?」
因為我們大家都知道,孔夫子的弟子中,子貢他就是最有錢的人,常常聽取孔夫子的教育,所以他就知道--「我們若是貧困,也要有我們自己的品格;不能因為貧困,我們就一直去奉承有錢的人。若是如此,在孔夫子認為這是沒有品格,那貧而不守道。」
所以子貢聽了後他就知道了--「孔子的道理很正確,教育我們:「貧困的人若無諂,無諂曲,是好的。』但反過來,我有錢,我若是能夠無驕呢?也就是像那我這樣有錢的人,若是能夠不驕傲,這樣好嗎?」
「很好啊,『貧而無諂,富而無驕』是很好。」但是孔夫子接著又說了:「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
意思是說--「貧」,我們能夠雖然貧困,不過我會窮得很快樂;我自己知道,我的生活境界就是如此,我不會受到貧困而來煩惱我的心,所以我能夠安貧樂道。這樣如此貧而樂,安於貧的環境,我能夠很快樂在這個道上。

就如似顏淵很貧困,但是他很安份守己,而且很認真用功,所以孔子常常就在讚美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現在說的「無諂」就是在「貧而樂」這種很單純的心,這種直心無諂曲。像這樣,雖然是貧窮,但是他也能夠守戒奉道,這就是無諂的意思。
也能說我們人與人之間,大家的心都守於善心,守於與佛平等那念清淨無染的那分愛,對人直心,那就不會有什麼樣的錯誤,就不會犯錯。
要不然我們人若聽到說:「無諂曲,這樣就無障礙。啊我是最直了啊!我直話直說,不論你是心裡高興或不高興,我直話直說。」這樣就會得到很多的惡緣,像這樣,我們的那個直,我們自己的心,不知是念頭正不正確。你自己的念頭若不正確,你的直也會傷害人。
所以大家要很用心聽這兩個字--「無諂」要很用心去了解。
「無諂」不是直而已,還要先能夠做到人人的心在善念當中,這樣的直心就對了;我們的心念若不正確,那樣莽撞的直心就會傷人。
所以這個地方所說的「無諂無障」,那就是直心。那種善的直心,這就是無障礙;我們的心若念念都正確,所做的無諂那就是無障礙。
這「正」是生善,這個「正」字就是「直」;「正」就是「無諂曲」。那這就是生善滅惡之時。
所以這大家都應該要知道,你們讀到這段文字,不是說「正是」不是,是「正」是生善滅惡之時。
若你在讀《水懺》時,那這就是我們若有正知、正見、正思惟,這才是真正的我們能生出我們的善念。這分的不諂曲,自然是滅惡之時。
所以我們的心時時要「正見、正知、正思惟、正業、正念…等等」全部都要正,在八正道裡中。之前我們說過「三十七助道品」,所以我們要好好守持住。

古人這樣說:「寧可輕善做過頭,不可好事錯過去。」這就是我們慈濟人常常在說的:「好事情不怕做太多,寧可做過頭,不可讓好事就這樣把它錯過。」這就是如何能幫助我們滅罪?這簡單讓大家能夠常常記住--「好記,好做;好事,好做。」做就對了!
所以說「正」是生善滅惡之時,心念常常知道做好事,做就對了,這樣我們就能夠滅罪滅惡。

「生善滅惡」這四個字,就是表示說懺悔的功德。我們若不懺悔,那個惡一直積聚在我們心中,那個壞的習氣都常常在我們的行為中;習氣沒改,就表示我們的煩惱沒去除;那煩惱沒去除,就是因為我們都沒有將法用在我們的心。
所以水能洗滌垢穢,法水能夠滋潤我們的心地。
我們心地有法水滋潤,我們的智慧才能夠增長;增長智慧,才能夠防範無明。所以智慧尚未增長之前,我們要把煩惱洗除;洗除煩惱後我們要趕緊增長智慧。智慧增長,我們才能夠有辦法防範。
所以懺悔就是洗除我們過去那種的無明。意思也就是說「改往修來」--過去既然我們有錯誤,有無明在心中;我們現在知道了,我們用法來治我們自己的心,我們趕緊改變我們自己的行為,這叫做修來。
我們只會改不會修,很快的那個煩惱就又回來了。所以懺悔,就要不斷、不斷改往,我們就能夠增長我們的智慧;智慧增長,就會做善事了。
所以要有懺悔就是要用功;用功呢,我們則要身體力行,這叫做積德。那「內能自謙」就是「功」,「外能禮讓」就是「德」,所以我們能做到那個身與心一致,這叫做「功德」。你若不懺悔,這個功德自然產生不出來。
我們若是沒懺悔、沒滅罪,我們的心常常都是在起煩惱,看人就是不歡喜,好事他怎麼肯做呢?所以還是一樣,不斷來教我們生起懺悔的心,我們的善念才能夠產生,那這才是真正的我們要「起觀」。
我們要如何來「起觀」呢?要能夠懺悔,但是怕我們的懺悔不清淨,所以又另外再用一個方法,好讓我們真正的徹底了解,自然我們就能夠懺悔。
怕我們不虔誠懺悔,怕我們懺悔之後,我們無明又再覆蔽回來,所以因為如此,所以教我們又要再「起觀」,我們的心還要再進一步,用那真正很微細的去思考;那思考我們才能夠說,好好真的很穩當修行。

經文中說:「復應各起四種觀行,以為滅罪方便。」
什麼叫做四觀,何等為四?「一者觀於因緣,二者觀於果報,三者觀我自身,四者觀如來身。」
第一就是要「觀因緣」,這個觀因緣就是要「令悟諸法無性故」。
其實,在世間中,你是在計較什麼?那諸法無性,你要和什麼人計較?
我們若要和自己計較,我們要去想,我們過去說過的形命無常,你是和年輕的自己計較,或者是和老年這時候計較呢?因為昨日已過之事情,要再求昨日又回來,了不可得啊!計較什麼呢?
對與不對,我們要反省就對了,不必計較啦!自己都不必計較了,為何要與別人計較呢?
那看到別人有錯誤呢?我們為什麼要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呢?我們若能夠對方的錯誤,我們現在是在修行,要先想該如何能夠盡量和他結好緣?當看到他若有錯的時候,我們才有因緣能夠趕緊來勸他;若是勸得動,他能夠改過,那我們就恭喜他。
若是不能夠改過呢?
就像似佛陀將要入滅時,阿難很憂心,於是前來問佛陀說:「佛啊!您在世時,僧團就還有很多難調難伏,無法調伏的人。佛啊!您若是滅度後,這些無法調伏的比丘,我們是要如何來調伏他?要如何教他?尤其是在未來。」
那佛陀就說:「你們盡量,能夠教的盡量教,感化他、度化他。若是沒辦法呢?那你就由他去吧!」
對啊,不然要怎麼辦?
有時候我就會說:「為什麼你就要這麼生氣?」他會回答:「我就是什麼人如何、如何!」我說「那是他的錯誤,你為何氣成這樣?」他就說:「我就是很氣我自己,為什麼無法去影響他?」
你看,到底是與別人計較,還是與自己計較呢?
我們自己真的要想、要了解--「我到底做到了嗎?」若經過審思的結果,認定我已經做到了,看到別人的錯誤,我們就好言好語來勸說他。
佛陀在世時,都仍有這種剛強難調伏的人,何況我們現在呢!所以雖然我們要自修,我們也還要度他;若他仍無法被度,我們自己要趕快去修才對,不必計較。一切因緣性空,計較也沒有用。
雖然是因緣性空,不過師父常常對大家說:「我們就要和人結好緣,因為我們若和大家結好緣,我們才能有一粒可以度化他的種子。」
因與緣是看不到、摸不到,但是最後就是能成就「果」,所以我們要去了解那個性空的道理。就像是這粒種子,這雖然是一棵樹的種子,是不是這粒種子它就能長成樹?還不夠,因為它本來雖然是那個樹的種子,但是沒有其他來把它助緣起來,這粒種子也沒用。
「種子」就是這個「因」字,徒有這個因也沒用,所以就要有土、有水分、有陽光。
樹要如何長大?你沒有土壤也不會長大!你說土壤裡自己有樹嗎?也不是。
你有種子、有土壤那樣就能發芽嗎,也沒用,也還要有水分。
你說只要水,若沒有土壤、沒有種子,只有水就能夠長出樹嗎?也是不會。
所以說起來這些東西,若沒有合在一起,就無法將它開啟。這就是性空--水有水的性,土有土的性,種子有種子的性,所以這個性若全都將它分開,就無法成就任何東西。
就像我們人,我們若是缺父精、缺母血,我們要如何成為一個人?那麼一個人生長,也要有四大假合人才能夠健康。
總而言之,若沒有結合起來啦,分開都是性空、都是空;這些因緣全部都合起來之後,才能夠成就其他。
所以因緣就是諸法性空,這因緣就是需要靠諸法來把它結合在一起;這些因緣法若散開了就是空的啦,所以這種真空。但是把它結合在一起,真的是妙有。
所以若是談到因緣,真的是很有趣。你如果常常在種菜、出坡,明明撒下去的,就是一粒一粒的種子,幾天後就看到土地上冒出來了。那個一粒一粒的種子,你若用心去將它剖開,或者是去用顯微鏡,去看它裡面有什麼,什麼也沒有。所以沒有全部合起來那當時就是「妙有」,其實分開了什麼都是「空」的。
所以我們學佛、學法,我們就是要去透徹了解--「到底諸法是如何來的?」其實就是:「分開了就是空,真的是諸法無性、諸法性空!」
我們現在開始,就要來了解這四種。我們先知道因緣,因緣若不和合,一切都是空!
好吧,大家時時多用心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