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國人總會在新年頭口說好話,相互祝福發財如意。然而,二○○八年多災多難,帶給我們很多的警訊,許多人發愁生活和工作少了保障。此時,「清平致福」的新願望適足以表達我們的戒慎虔誠,希望集合眾心眾行減少有形無形的災禍,能得平安就是福。
證嚴上人近月來,在巡迴全台的歲末祝福中,不斷勉勵我們:「寧可貧,也不要貪與亂。儘管經濟情況不如從前,也不要自認貧窮。要自我祝福,安定心念,勤儉自持,去幫助普天下需要幫助的人。」這段話讓我們的身心知所安頓。
古人云:「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其實,有心就不難。中年以上的人都經歷過刻苦勤儉的生活,如此才得以累積日後的財富,有豐裕的物質享受。去年金融危機暴露泡沫經濟的表象後,我們才恍然大悟,是人心虛華、貪欲太重,才得此惡果。我們真正的「本」,是往昔清淡儉樸的心態。
這分心靈的資本,人人皆有,不但不會認賠流失,而且可以幫助許多人脫困。近來一個明顯的例子是,慈濟援助緬甸風災災民稻種和肥料,他們努力耕耘後豐收。有人每餐量米煮飯之前,會抓一把放在一個甕裏;他說,少煮一把米還是可以吃飽,等甕存滿了,就捐給同村更窮的人。
「一把米」的故事充滿振奮人心的啟示。如果窮人也可以慷慨,那生活溫飽無虞的眾多小康、大富之人,當能伸手幫助生活陷入艱難困頓的人。那麼,許多家戶的危機,不需要等政府、等經濟局面轉好,就能解消。
無數人的涓滴愛心,因為是分無求的祝福,將匯流而成洗滌人心憂惱的清泉,潤澤自己與他人。這是為什麼無數慈濟志工可以不受經濟風暴衝擊退卻,依然樂於助人的原因。
我們的安隱樂處,是慈濟四十三年來「竹筒歲月」的精神。慈濟從每人每天省五毛買菜錢起家,謹守克己、克勤、克儉、克難的清平修持,才得以開展多元濟世的志業,開拓人心大良福田。這分眾志成城的明證,給我們最大的信心,將這最豐厚的人性資產,繼續闡揚延續下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