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人生
——佛法的生活智慧
(91學年度下學期宜蘭社區大學專題講座第九場)
日期:91年11月16日(星期六)
講者:釋昭慧
錄音帶整理:林翠芬(宜蘭社區大學學員)
一般人對信仰佛教有一個錯誤的觀念,就是以為:皈依我佛,只要每日「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爐香」,勤於敬拜佛祖,惡事、橫事就不臨家門,不幸的事通通發生在別人家,全家大小的生命都有保障,事業會成功,幸福、平安又美滿。
其實不然,佛陀在世的時候,兩位最心愛的弟子,舍利佛、目犍連早他而逝,他的祖國在他有生之年滅亡;三番兩次勸阻一直攻打他祖國的那位國王,也是徒勞無功。祖國依然被滅,全城慘遭屠殺。他在八十歲即將涅槃之時,告訴弟子阿難:「我的身體就像一部完全損壞的車子,每一支節都在嘎吱作響。」並且在祖國滅亡時頭痛欲裂長達三天之久。
教主佛陀,一生還算是平順的了!他出生在皇家,貴為太子,出家後,在恆河兩岸敵對的諸國間自由傳教,並未受到政治迫害。即使這樣,他也不免遭受到上述肉體或精神上的折磨,所以拜他,並不保證可以免去所有災難。
古往今來許多人追隨佛的腳步,學習修道而得到自在解脫。因此,在佛法裡要尋得的是:如何在一切境界中都能安然自在的本事,不可錯以為只要燒香拜佛,即可一生平順。學佛並不保證這些。
每個人從小到大,總是在有意無意間追求快樂。
西方哲學學派「功利主義」認為:
「人是在追求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快樂。」
「利己主義」則說:
「人總是在追求自己的最大的快樂。」
快樂即自在,不快樂就不自在。
問題是:人們雖然追求「自在」,卻往往陷入「不自在」中,此即「自在」的迷思。
「自在的迷思」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1. 以感官慾樂的滿足為「自在」。
人總是要先有感官的滿足,才能有進一步的快樂和自在。所謂「法輪未轉,食輪先轉」,台語說:「先顧肚腹,再顧佛祖」。本能的追求食、色,並無過錯,但是太過於注重食、色之慾時,便會有感官麻痺的困境了。這時便會想加重刺激,就像是吃辣的人,總是愈吃愈辣;除了加重刺激,就是變換花樣,就像是吃飯總要變換菜色,否則再好吃的菜,也會令人生厭。知道適可而止的人,通常口味都很淡。現代人崇尚:「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觀念,因此無論男女,太過解放情慾,會失去一般人的感官快樂,欲解放,卻反而被感官的強烈需求「套牢」。
2. 以權位、名利的獲得為「自在」。
愛「名」的人,總想成為眾目焦點;茍能如此,則洋洋自得,也不計較「臭名亦名」。但豈料有名氣的人無隱私權,無自我空間,如果做假,浪得虛名,一旦被揭穿,即會從雲端摔下,因為大眾無法接受「偶像幻滅」的感覺。
重「利」的人,衣、食、住、行,樣樣要比別人豪華,花的錢也比別人更多,但往往成為金錢奴隸,同樣不能得到更多的自在。
掌「權」的人,任何時候都是政敵的眼中釘,同志也在一旁虎視眈眈,一旦有天災人禍,則坐臥不寧,還有不時來找碴的媒體。一旦權柄淪喪,又有「門前冷落車馬稀」的哀傷,真是苦不堪言。
3.用轉移場所或改變身份的方式求取自在,如移民、出家、結婚。
移民到他鄉的人,無論是「西進」還是「南進」,總是離鄉背井,到一個不同種族、文化或政治制度的地方。失根之人,連太平時期要生存都不太容易,一旦有了戰亂,或是經濟不景氣,立刻就會成為被排擠、被洩忿的對象。
還有,佛曰:「三界無安,國土危脆」,誰能保證移民到什麼地方會沒有天災人禍?
出家是離開原生家庭,和一群沒有血緣與情愛關係,個性、觀念又不一樣的陌生人共住、共事,整天處在一起,即使有人際的緊張關係,也沒有彼此互不見面的緩衝空間。
結婚,則是除了本來的煩惱以外,再加上另外一個家庭所能發生的所有煩惱。
4.以終結生命的方式求取自在,如自殺。但自殺只是以意識指揮生命之終結,所有生理機能與深層心靈都是在全力抗拒的,因此他們往往用劇烈而無可逆轉的方式終結生命。更何況自我愛依然存在,生命死後就必然依此「愛力」而繼續尋求下一期的生命,哪有可能「一死百了」而得自在?
佛法教導眾生,必須「看清實相」而得自在,必須清楚體驗現在,以獲得每一刻的「現法樂住」。信仰佛法,並不是魔術般地立即「天堂掛號,地獄除名」,而是依佛所教的修行法門,養成良好的品格無私的智慧,所以才因果相契而離苦得樂的。這一切修行,都在人間。
佛教的修行者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只求得個人的解脫,稱之為「解脫道」,也就是通稱的「小乘佛教」。
還有一種以普渡眾生為志業,在生生世世不捨眾生的六度行中,安然自在。這被稱為「菩薩道」,亦即通稱的「大乘佛教」。
佛家所鍛練的「自在人生」可分為兩種層次:
一、「表層自在」:
自在,表層的說法是,「德性愈高,福報愈大」,所以要厚積福德。
這種觀念雖不究竟,因為他的善行是為了求得美好代價的,但最起碼可以提醒我們:即使要求取福報,也要有正確的方法。例如:不要以牲禮來燒香拜神。殺生敬神,是用殘害其他生靈的手段,來累積自己福報,這是不可能感得福報的。
想得到福報,有兩大方法:
一. 積極的「布施」:將自己的資源拿出來和別人分享,以助人為快樂之本,冥冥之間自有福報。
二. 消極方面的「持戒」:最重要的是不可「殺生」,不可說話傷人,要節制情慾(如當第三者、有婚外情、性侵犯等),不宜偷盜他人錢財。
而想要用算命來改運或以神通靈異等來趨吉避凶,則是更大的不自在。
最好的方式是:從當下開始努力行善,將大災化為小難,甚或以強大的善業,消弭災劫於無形。
不要瞻前顧後,而要把握今生,改過向上,努力行善,未來永遠都有希望。即便臨終一念,我們都不放捨。因為善念有助於提昇生命至光明之境,惡念則成為勾牽過往惡業而往下沉淪的強大助緣。
生命以對自我的「愛力」為其動力因,以「業力」(即是行為、語言、心念的遺痕)為質料因,而招感一期又一期的生死。善業成熟,就有快樂人生;惡業成熟,就會帶來痛苦的際遇。
人在過往無量生死時劫之中,有善有惡,但也不須陷於「宿命論」。要把握當下以行善法,保持心念純淨,臨終時讓自己保持平靜喜樂的心情(他人提醒與助念的臨終關懷也非常好),思考此生所做過的佈施、持戒等等好事,讓自己安詳地離開世間,則善業容易先臻成熟,牽引至光明的未來方向。
二、「深層自在」:
(一)「解脫道」:
這是以個人身心的解脫為自在。最基礎的功夫,就是建立正確的價值觀,體認當前生命的價值,否則一味疏忽當前人生,而想像未來得入天堂,萬一「跳票」,豈不是兩頭落空?
佛陀於過去修道之時,曾習禪定,也曾苦行六年,依然不得自在,這才另闢蹊徑,觀「緣起」而得自在。
觀「緣起」,要從身、心之苦來作觀察:有生必有死;生命因緣和合而生,所以必會因緣變異而有變化,因緣潰散而致毀滅。世間一切,何嘗不是如此!希望變異與滅亡永不發生的錯誤期待,徒然產生了無邊幻滅的痛苦。
生命的輪迴來自無明與我愛,亦即知、情、意三方面的錯亂。然而「自我」其實是很空洞的感覺,身心質素都在念念生滅,捨身心之外也找不到「自我」。如果修習戒、定、慧學,循序漸進,體悟「無我」,從「自我」解脫出來,即可終結輪迴。
(二)「菩薩道」:
菩薩為度眾生而不入涅槃,將個人的情愛,昇華為對眾生的無限慈悲,縱使肉體受盡煎熬,心靈亦無限自在。這是即世俗而神聖的自我期許。如此無量時劫廣積福、慧資糧,直到圓滿究竟,即名為「佛」。
轉載自先讀為快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