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27, 2009

無量義經集選– 德行品 [摘自無量義經-證嚴法師 講述]

無量義經集選– 德行品

法身大士 慈悲菩薩
其心禪寂 常在三昧
恬安淡泊 無為無欲
顛倒亂想 不復得入
靜寂清澄 志玄虛漠
守之不動 億百千劫
無量法門 悉現在前
得大智慧 通達諸法
曉了分別 性相真實
有無長短 明現顯白
無礙辯才 常轉法輪
微渧先墮 以淹欲塵
扇解脫風 除世熱惱
致法清涼 用灑無明
洪注大乘 潤漬眾生
布善種子 遍功德田
普令一切 發菩提心
無量大悲 救苦眾生
是諸眾生真善知識
是諸眾生大良福田
是諸眾生不請之師
是諸眾生安隱樂處
救處護處大依止處
處處為眾生大導師
能為生盲作眼目
為顛狂荒亂作正念
大醫王 分別病相
曉了藥性 隨病授藥
大船師 運載群生
渡生死河 置涅槃岸
大醫王 分別病相
曉了藥性 隨病授藥
大船師 運載群生
渡生死河 置涅槃岸
能捨一切諸難捨 財寶妻子及國城
於法內外無所吝 頭目髓腦悉施人
奉持諸佛清淨戒 乃至失命不毀傷
若人刀杖來加害 惡口罵辱終不瞋
歷劫挫身不倦惰 晝夜攝心常在禪
遍學一切眾道法 智慧深入眾生根
遍學一切眾道法 智慧深入眾生根
於如來地 堅固不動
安住願力 廣淨佛國

摘自無量義經-證嚴法師 講述

法身大士 慈悲菩薩

【法身大士】是累積修行而斷除一分無明,即顯一分法性之菩薩,亦即立大志、行大愿的大菩薩。 P47

其心禪寂 常在三昧

這些大菩薩,內心的境界常在禪寂之中,禪即定,只要是佛所開的法門,皆是為了引導我們進入禪寂的境界。佛陀施以種種的教法,無非是要使眾生能夠棄除煩惱;唯有如此,心才能達到禪寂的境界,此時心境即得寂靜輕安。 P49

恬安淡泊 無為無欲

【恬安】即恬靜輕安。我們的心若不能恬安,身體即不得安康;心能安定身即安康。

【淡泊】,即對世間沒有貪求,不為世間的名利地位所動,只有救度眾生的心志。

【無為無欲】即所做的事情都不是為自己的利害得失。菩薩并非完全無欲,但是他的欲和凡夫不同,是清高的希望,祈愿世間能祥和平安。

我們要訓練自己少欲知足,透視外界欲境的虛幻而完全放下,不去計較得失。

P51

顛倒亂想 不復得入

【顛倒亂想,不復得入】,顛倒是指無明,欲念及不正的見解。眾生之所以成為凡夫,皆是因為顛倒,違背了本性,凡事自私自利,只為自己打算,甚至在世間胡作非為。我們必須了解,生活在世間是為群體生活,并非一個人就能生存。 P54


靜寂清澄 志玄虛漠

【靜寂】即心不動念,心靜,意志即清凈。

當我們打坐時,即使是很小的聲音,耳根也能立刻察覺到;外面的風聲以及樹枝搖曳,也都能敏銳地感受到。我們平時就要加以訓練,心能平靜,智慧就會明朗,判斷力也會增強。好比一面明鏡,自然能清楚地映照外境,猶如清靜的湖水可以映照明月。

菩薩的志愿要如青松一般,經得起風雨的考驗;更要有堅強的魄力,勇於接受磨練。君子的志愿廣大,見解力強,凡事皆以大眾的利益為先,此為【靜寂清澄,志玄虛漠】。

p55,57

守之不動 億百千劫 無量法門 悉現在前

菩薩的心是以為眾生服務為目的,這種志願并非短暫的,而是從初發心開始,經過億百千劫都不會退轉。他們得一善而拳拳服膺,生生世世都守著為眾生服務的志節,沒有絲毫自私的心,這就是菩薩廣大的心胸以及堅強的志願。能夠如此,無量法門就會顯現在前。

p58

得大智慧 通達諸法

【大智慧】也是人人本具,有的人顯發於外,而惡業重的人則掩埋在深處。學佛的人有了智之後,必須要有純良的慧,才能運用智力於善處。【智】能分別世間的事相,【慧】則可以了解出世間的真理。菩薩的智慧具足,他們不但可以分別世間的事相,更能了解出世間的真理。 p59


曉了分別 性相真實

【曉了分別,性相真實】,曉了即明白。菩薩通達諸法,可以分別眾生的心性,并且了解世間的事相。在度眾生之前,受先要了解眾生的喜怒好惡。例如:一個肌寒交迫的人,你若強迫他信佛,他一定無法接受。菩薩首先會設法讓他吃得飽、穿得暖,然後再引導他走向追求真理的佛道。所以,如果希望佛教能夠普遍的被眾生接受, 一定要先去利盆眾生。 p60

有無長短 明現顯白

眾生的根器不同,有的人執空,有的人執有。菩薩必須觀眾生的根器,視其智力高低而施教,所以菩薩首先要有深沉的眼光,才能充分了解眾生的根性及成熟的時機,同時也可以明瞭眾生的欲念。 p60

無礙辯才 常轉法輪

大菩薩都能持一切善法,納受佛陀所說的教法;反之,也能遮此一切惡法,預防不善法的發生,所以辯才無礙,可將心中所理解的教法,用來教化眾生而無所障礙。

菩薩不但上求佛道,在吸收佛法,調整身心、去除煩惱之後,更以智慧辯才來教化眾生。菩薩求法的心永無止境,度化眾生無止境。【法輪】,佛法如輪,一方面可以輾破罪業的種子,一方面可以普及一切眾生。 p61,67

微渧先墮 以淹欲塵

眾生的心本來是清凈的,但是,由於無始劫來流轉於六道中,心性被外界的塵垢一層層地掩蓋了。猶如一面明亮的鏡子,不斷地被塵埃覆蓋,日子一久就無法照明外境;又如風沙滾滾的大馬路,一陣風來就塵土早飛揚,看不清前程。

佛法就如朝露,露水雖然微細,但是經過一夜露水的滋潤,第二天清晨,塵土早已溼潤而不飛揚。

我們接所佛法也是一樣,每天一點一滴漸進地研究,心中厚重的煩惱,因為法水點點滴滴的滋潤而減輕許多,雖然煩惱仍舊存在,但是在無明煩惱即將生起之時,可及時提醒自己,不可以隨便發脾氣,要透視煩惱的虛幻性,使我們心中的無明、垢穢不再滋生。

p69


扇解脫風 除世熱惱 致法清涼 用灑無明

眾生都有不好的習性,若能時時反照自心,以佛法調伏無明、欲念,日子一久就會成為一種習慣。

我們學佛就是要訓練到心不動念,遇逆境時也不傷心;生氣有時可以【氣死人】,過度高興同樣也會令人樂極生悲。傳說唐朝的程咬金,當他所擁護的人獲得成功時,他因過度高興,大笑不止而死,可見并非只有生氣才是煩惱,其實高興也是煩惱。

【除世熱惱,致法清涼】,菩薩說法是希望眾生能去除煩惱。世間的種種事物都容易使人起煩惱,聽到佛法的音聲,能使人煩惱去除,就好像接受法雨滋潤般的清涼。

【用灑無明】,菩薩為了使眾生解脫苦惱,所以運用種種方便法門,乃至開設十二因緣,以【因緣如幻】來灑滅我們的無明、老、病、死。p70,74

洪注大乘 潤漬眾生

眾生起煩惱時,菩薩即以種種柔和善順的語言來安慰、勸誡、引導,使他能解除煩憂,內心感到清涼。菩薩引導眾生,并非以小乘的方法,他是用自度度人的大乘方法。

【潤漬】,如一件乾燥已久的東西,我們必須以水慢慢浸泡,才能參透到里面;若只是潑在表面,往往無法被吸收。法不必多,想要救度眾生,一下子運用太多太深的法,眾生也無法吸收,重要的是要有耐心,不間斷地分析引導。 p80

布善種子 遍功德田 普令一切 發菩提心

菩薩首先講解【布施得福】的道理,使眾生能夠布施造福,然後再令其深一層體會教理。使眾生明瞭,布施只是法門之一,當他一方面為眾生服務,另一方面為自己的生死探究解脫方法時,菩提芽(覺性)就會漸漸地明發出來。 p82

無量大悲 救苦眾生

有的人認為,一個有修有德的人,心中都不會起煩惱。再此我們要加以區別,菩薩雖然不為自己的得失而煩惱,他對世間的欲念已極為淡薄,任何境界對他而言已無掛礙;但是他仍有煩惱,即憂念眾生,關心眾生的安危。菩薩以無量大悲憂念關切眾生,因此并非進入佛門就心無一物,重要的是要放下小我,拿出大我的精神。 p84

是諸眾生真善知識

【真善知識】,是確確實實的良師益友,可以引導我們走上正路,將我們不好的習氣糾正過來。真正的良師益友在我們犯錯時肯加以規勸糾正,所說的話絕非奉承逢迎,所以聽起來未必順耳,就如良藥入口雖苦,卻有助於病情痊癒。菩薩在我們犯錯時,肯挺身為我們糾正錯誤,因此菩薩是我們真正的善知識。p87

是諸眾生大良福田

修行的法門很多,但是,只偏重慧無法度眾生,偏重福亦無能力引導眾生,唯有福慧雙修才有度化的因緣;而引導眾生首先要讓眾生種植福田。 p88

是諸眾生不請之師

社會上的老師,需由學校聘請來做教育工作;縱使他有崇高的理想,想為下一代的教育而努力,仍然要以薪資作為報償。

菩薩教育眾生,完全是出於自以自愿的奉獻,不求回報,他自動自發啟迪眾生的信念,為的是引導大家走上正軌。菩薩對眾生恩澤深厚,唯恐眾生不知善法,又造下惡業,所以他們不惜付出精神與體力自動來引導眾生,完全不求代價,所以是【不請之師】。

p88

是諸眾生安隱樂處 救處護處大依止處

菩薩是以正確的方法來教導眾生。在尚未接觸佛法,不了解道理以前,於迷茫中懵懂度日造業不斷;而當我們知道人生無常之後,心情會十分惶恐,因為人命無常,世間危脆,環境更是變遷不定。而菩薩是很有魄力,有智慧的大力士,他的教法能作為我們的依靠;眾生有了精神依靠,自然就能心安。

一個人若心不安,學任何法都無法持久,所以首先要令他心安,然后再進一步引度他。菩薩是眾生的安穩依止處,對人生若產生疑惑、惶恐。只要有善知識來為我們解析,自然可以得到安泰與快樂。眾生心安之后,隨即使我們到達解脫的境地,這是【救處護處】之意。 p89

處處為眾生大導師

菩薩照顧眾生無微不至,何時何地都可以引導眾生。這里所指的【導師】,是說眾生在沙漠中容易迷失方向,需要一個熟悉路徑的響導來指引;就如菩薩時時刻刻都是我們的大導師,指引我們不要走錯了路。 p90

能為生盲作眼目

眾生在不了解真理之前,就好比瞎子一般;菩薩慢慢引導我們,就好像眾生的眼睛一樣。

p91

為顛狂荒亂作正念

顛是見解顛倒,狂是心意不定。我們過去被無明顛覆,受到世間的是非熏習,使正見逐漸喪失,并不是精神病院的患者才有顛狂的毛病,事實上,凡夫眾生皆有顛狂的毛病,只不過癥狀輕重差別不同而已。

眾生的心念若不定,只要別人一句不順心的話,很容易就會發脾氣,這種毛病,和精神患者簡直沒兩樣,差別只是發作時間較短,恢復的時間較快而已。 p92

大醫王 分別病相 曉了藥性 隨病授藥

佛菩薩如大醫王,【王】比喻傑出優秀的領袖。醫王乃指優秀的醫師,他的醫術高明,可以分別眾生的病癥,同時又精通藥理、正確地施藥。一般人生病,最怕碰到醫術、醫德不好的醫生,如果診斷錯誤、下錯藥,生命就沒有完全沒有保障。有的人生病不肯找大夫,自作聰明亂服成藥,也會弄巧成拙,延誤病情。

眾生因為自己的愚癡無明,無法了解人生的事理,不能判斷是非,又不肯徹底地求知,自作聰明的結果必是苦不堪言。佛菩薩是醫王,可以分析眾生疾病的來源,絕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江湖郎中。

眾生無量,煩惱也無量,煩惱即眾生的心病,心病需要心藥醫,而佛法可以醫治心病。佛菩薩能了解我們的煩惱,觀機逗教,以種種殊勝的教法來調適我們的病癥;法即是藥,佛菩薩視眾生的病而施展教法,使眾生歡喜信受。 p95

大船師 運載群生 渡生死河 置涅槃岸

菩薩如大船師,古時候,商人出海尋寶必須要有船師引導,否則便有迷航的危險;菩薩引導眾生離苦得樂,猶如船師一樣,運載眾生渡生死河,登到涅槃彼岸。p93


能捨一切諸難捨 財寶妻子及國城 於法內外無所吝 頭目髓腦悉施人

佛為了救度眾生而捨棄了一切。佛的境界原是在極樂寂靜的涅槃境界,但是,為了救度沉淪的眾生而倒駕慈航,辛辛苦苦地化度於娑婆世界。佛陀累劫修行以來,無論是財寶、妻子及國城,只要眾生需要,他都能捨, 即使是捨身布施自己的頭目髓腦都無所吝惜。

p173

奉持諸佛清淨戒 乃至失命不毀傷 若人刀杖來加害 惡口罵辱終不瞋

奉持古佛教誡,以戒為重,即使傷失生命都不愿意毀戒,若是有人以刀杖來加害,或者惡口辱罵,始終不生瞋恨心。 p174

歷劫挫身不倦惰 晝夜攝心常在禪 遍學一切眾道法 智慧深入眾生根

歷劫以來,修行始終不曾有所懈怠。不論白天或夜晚,戒律常常攝持於身心,從來不曾散亂放逸;於修習佛法時,受持無量法門,開發智慧,深入眾生之八萬四千心門。 p174

於如來地 堅固不動

大菩薩的修行已證得如來的境地,精神已堅固不動、不退轉。大菩薩并非凡夫,他是超脫三界的聖人,倒駕慈航來人間,為的就是要度眾生。 p111

安住願力 廣淨佛國

每一位眾生皆有佛性,也各有其依正二報(環境和身形不同的果報)。菩薩為了引導眾生發覺自己的佛性以及凈化心地,所以他們到污穢的世間來度化,讓眾生先了解、凈化自我,然后去實行正法,將來就可以擁有清凈的國土,也可以與佛一樣有同等的境界。 p111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