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February 19, 2009

證嚴上人 ● 開示法語 ● 茅塞頓開

證嚴上人 ● 開示法語 ● 茅塞頓開

慈濟是否以《無量義經》做為中心思想一門深入?
問題:慈濟是否以《無量義經》做為中心思想一門深入?

上人的回答:《無量義經》的思想是,無量為一,一為無量。我常常說「合抱之樹,始於毫芒」,普天之下,只要有心,這個「心」雖然看不到,摸不著,但卻可以成就無量事。《無量義經》對這些說的非常清楚,慈濟的精神就是從此而生,慈濟人這一片菩薩心,像一灘清淨的水,無染無色。

何為「慈濟之道」?
問題:何為「慈濟之道」?

上人的回答:慈濟人之道,就是菩薩道。

菩薩道要怎麼走?
問題:菩薩道要怎麼走?

上人的回答:只要能力行「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於彼岸。」就能在菩薩道上穩步前進。

現階段有哪些事,特別讓上人憂心?
問題:現階段有哪些事,特別讓上人憂心?

上人的回答:目前最關心也最擔心的,就是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問題。極端氣候的源頭,來自於人心的貪婪;人心改變,氣候才能改善。

煩惱如何了斷?真理如何體悟?
問題:煩惱如何了斷?真理如何體悟?

上人的回答:上人說:「煩惱就如暗室,只要提起意念將心光點亮,黑暗就消失了。」煩惱就是無明,在心中堆積垃圾製造污穢,只要清掉污穢,心中就回復清淨。要點亮心光,清理污穢,別無他法,唯有靠自己才行。
例如教育子女的煩惱,要免於這個煩惱,就要「以菩薩的智慧對待自己的孩子,用父母的愛心 關懷天下的孩子」。親子之間乃有緣相聚,或是報恩、報怨,或是好 緣、惡緣,這都是過去生所結的緣。不論是什麼緣,都要以平常心來對待,這平常心就是智慧,愛自己的孩子但不寵溺,對天下的孩子也能以愛心去關懷,即是點燈 照亮暗室。
上人也提及禪宗公案中禪師開悟的經過,各有各的開悟環境,只能當作參考不可執著,才不會以偏概全。例如有位禪師踢到石頭開悟了,這可解釋為禪師無意中踢到 石頭後,機與緣碰在一起,突然間煩惱消失,一切都明白了。但我們不要因為別人踢到石頭開悟,自己也去踢石頭,如此執著而盲從,即使踢到腳爛了,也不會開悟 的。總之,要達「一解千悟」的境界,必須一無煩惱,心很清明,自然山來照山、水來照水。
其實,人生如果無苦、無煩惱,就無法體會真理,所以佛教最根本的道理是「四諦法」:苦、集、滅、道。因為感覺到苦,才會尋找苦的根源;知道苦從何而來,然後透過「修道」來滅苦,而菩薩道就是解脫痛苦的康莊大道。
總之,不論化解煩惱或體悟真理,都必須老老實實地將佛陀的教誨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切莫好高騖遠或流於文字鑽研而疏忽身體力行。

如何才能開智慧?
問題:如何才能開智慧?

上人的回答:只要你放掉煩惱,心無雜念,自然就會啟發智慧。

慈濟隊伍浩蕩長,路要怎麼走才順暢?
問題:慈濟隊伍浩蕩長,路要怎麼走才順暢?

上人的回答:做世間事,人多事繁,總是也要有制度與管理。慈濟是以戒為制度。戒就是守規矩,每個人能守好崗位,恪盡本分,這就是慈濟的制度。
慈濟是用愛來管理,不斷在人與人之間,提倡無私的愛、純真的愛。人與人之間,無論對前後左右,或在遙遠他方的人,彼此都要用這一分純真無染之心,來和氣互愛。

讓停下腳步的人跟上
問題:疼惜別人卻不被領情,該如何處之?

上人的回答:若有人停滯腳步,不願繼續前行,可以告訴他們:「沒關係,我們會永遠等你喔!
等你再一起來做『我們的』事。」心中既不放棄他,但也不要強拉他,否則就如對待倔強的孩子般,越是拉他,越會反抗不從。可換另一種方式引領想停步的人,告訴他們,我們不能和他們一同停留,必須先走,他們反而會靜靜地跟上來。然而,要記得回頭看他們有否跟上。人事間的紛紜,就如平時走在路上,踢到石頭乃常有之事,只要自己多注意一些,不要讓是非影響心境或捲入紛爭即是。

直直地說出內心話,好嗎?
問題:何謂「直心是道場」?直直地說出內心話,不就是直心嗎?
上人的回答:用善良的本性去說話,言語之間用心、謹慎、婉轉,這是「直心」;聽別人說話,縱使是很不好聽的話,能出以善良的本性去善解他是好意的,這也是是「直心」。

念何經可消何種業障?
問題:念何經可消何種業障?
上人的回答:奉誦各部佛經均要誠信,發願深切,希望好事都甘願做,果報則歡喜受;如讀誦《地藏經》即應有地藏菩薩一樣的願力。讀誦《普門品》即需要有觀音菩薩一樣的慈心悲懷,
造福人群。

慈濟如何與政治畫清界線?
問題:慈濟如何與政治畫清界線?
上人的回答:宗教是無形的規律,政治是有形的法令;人人能守住自己該做的本分,不一定非得跟政治有所牽扯。
慈濟人從宗教出發而行慈善,守法守規、盡本分做該做的事。不涉入政治,是全球慈濟人堅守的原則。

請問師父對音樂的看法?
問題:請問師父對音樂的看法?

上人的回答:音樂必須有能使人心平氣靜的功效,意即能達到祥和而寧靜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好音樂。至於旋律活潑的音樂,雖然曲風輕快,但令人心生歡喜,而這歡喜是適可而止、輕安自在的歡喜。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