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2, 2009

494期納履足跡摘要

一日 開「心」門,莫開「業」門

◆12‧1《農十月‧二十二》

靜思小語】「無明」開業門——一念無明起,八萬四千業障就會趁隙入。「法髓」開心門——用法水滌淨無明,就能照見自心寶藏。

是地雷,還是清流

「慈濟電視傳播從一滴水到現在蔚為一股清流,是所有慈濟人用愛鋪成的路;尤其環保志工點點滴滴的付出,化成一股淨化全球、生生不息的清流,透過大愛台傳播到人人的心靈。」上人對此表達感恩。-[大愛台]

消除心靈病菌

上人於觀音殿致勉,要引導大眾回歸慈善的初發心,力行克己、克勤、克儉、克難。

慈濟人落實社區、為志業不斷付出,上人表示感動,也強調彼此要心存感恩——人人感恩、處處感恩、事事感恩,就會得到「尊重」與「愛」的回饋。

「常存感恩,是最好的修行;和氣互愛,才能建立人品典範。」上人叮嚀弟子們,把這分精神傳出去,讓靜思法脈深入人心,人人傳承法髓。

二日 愛人助人,福中之福

◆12‧2《農十月‧二十三》

靜思小語】無論遭遇順逆境,時時心懷感恩、善解以待、甘願付出,才是真正有福人生。

力行四克,惜福造福

今年主題是「感恩、尊重、愛——敬天‧愛地‧聚福緣」,期許人人「以大慈悲的眼根,觀天下眾生相;以大智慧的耳根,聽天下眾生聲」。

螢光匯聚,照亮黑暗

「在得知自己也可以做救人的人,那一刻的歡喜心是富足的。」上人以這感人的一幕表示,慈濟人在幫助苦難人的同時,也鼓勵他們每天存下一點零錢,藉此體會受助者也有機會成為助人者,這就是濟貧教富。「貧窮布施並不難!窮困苦難人日日存救人善念,就是心靈富有者!」-[慈善]

三日 感恩每一次磨練

◆12‧3《農十月‧二十四》

靜思小語】心存感恩,被磨愈亮;心無感恩,被磨益損。要磨亮,不要磨損。

「慧命」致命傷

「人與人之間為什麼要對立?為什麼要生起愛憎分別?為什麼總是比較而且計較?」上人囑眾對於慈濟宗門的法,要「深思」、「正思」,還要「靜思」。

「物質缺乏,或是一時病痛,心境或許不如斤斤計較時那麼苦。心靈苦實比生活苦更可憐!」上人叮嚀,得逢慈濟、能與志同道合者共同為世間付出,要把握因緣,自度度人。

「要學習佛陀的智慧——智是分別智,能辨明人的特長;慧是平等慧,以平等心愛人。真正有智慧的人,看到他人缺點,會加以彌補;看到他人優點,能讓他盡量發揮。而不是相互比較、計較,導致對立。」

上人表示,慈濟人要做社會道德典範,若彼此間時起爭執、計較、批評,如何在人與人之間落實道德?

「惡意的批評,不只傷害對方,也會自我傷害——看到對方因我的批評起煩惱,而感到洋洋得意,這一念間,已經對自己的慧命造成致命傷害。」

師父引入門,修行在個人。上人表示:「公修公得、婆修婆得,改習氣是自己得。」期勉人人見苦知福、成長慧命。

「不見苦,就無法通達道理。親身入苦、確知無常,見苦且能扶苦,才能增長智慧與慈悲。」上人勉眾把握時間與空間,於人與人之間見諦解理;彼此常懷感恩心,莫斤斤計較,折損自我慧命。-[修養]

莫讓「心鬼」來磨

「人生可怕,人心也可怕,彼此會牽扯、影響。所以佛陀要我們覺醒,透徹人生。」上人表示,現在的社會很複雜,以致許多人在愛欲爭鬥中沉浮,實在辛苦!既然來到慈濟,就要心寬念純,把握時間,在人人身上「讀經」。

「每個人身上都有一部經,就地就能取得。」上人言,人與人之間若心存感恩,被磨益亮;心無感恩,被磨益損。就如堅硬的寶石,磨得愈亮愈有價值。

「要知道,磨你的人也很辛苦呢!或許是自己讓人看不順眼,或者是不願接受對方一而再、再而三的建議,故令對方很煩惱啊!總而言之,不論對方是有心、無心來磨,用感恩心接受,『磨』才不會變成『魔』。」

另一位年輕同仁談到,自幼在慈濟環境中成長,對於慈濟事都認為是「該做的就去做好」,別無他想;卻在投入手語表演與練習舞蹈動作時感到快樂,因此疑惑自己喜歡做的並非真正的慈濟事……

「這是定力不夠!」上人直指,若定力足,不論做什麼事都能成功。「所謂的成功,不是當主管掌權;真正的成功,是做每一件事都很專注、認真去成就。」

上人強調碗有碗的功能、筷子有筷子的作用,不一定讓人瞧得上眼,卻是人生的必需品。反之,「若總是『想』著要成功、有成就,不能真正專注做好一件事,規畫得再好,也只是『藍圖』而已,造就不出實物;如此將空過時日!」

不空過的人生

「受證之後,胸前掛的是『佛心師志』,要照顧好威儀;尤其心念不能偏差,守十戒才不會迷失。人人守戒不迷失,慈濟浩蕩長的隊伍,就能『永遠因為有你而美』。」

「靜思法脈是『克己』,慈濟宗門要『復禮』。克己,是嚴守戒律、身心不逾矩;復禮,是人人彼此尊重、寬柔以待。」

當今社會人心生病,導致大地氣候現病相。上人致勉:「只要一念愛心起,人人都有無限的力量來膚慰地球、疼惜大地眾生!」

四日~六日 當「是日已過」

◆12‧4~6《農十月‧二十五至二十七》

靜思小語】生命,過一天少一天;慧命,則要過一天增長一分。

不只活動,更要帶動

「社區道場,也可說是活動道場,能就地凝聚社區的心力。不是要大家劃清界線,而是要將往返奔波省下的時間,用在社區互動。」

活動多,為何人間菩薩沒有相對增加?上人指出,這是因為沒有真正把「心」留住。「要反省自己:是否誠懇不足、招呼不夠?只在社區做活動,卻沒有帶動?」

上人強調,落實社區,要「小組關懷,多組活動」。「小組關懷,重在守護、培養人人的道心,使組員之間感情密合;需要多組活動時,組與組之間再結合,成為一個大家庭。」

受證不是畢業,是行菩薩道的開始;上人明示,若超過三個月沒有參與活動,在關懷、了解之後,確知乃因身心懈怠之故,就要收回委員證、慈誠證。

「生命過一天少一天,來到慈濟,要讓慧命過一天就增長一分。慈濟是修行道場,大家要珍惜、把握機會成長慧命!」

不只功能,更要良能

新聞報導,雲林一農家有隻母鴨生了蛋卻不孵,一隻母雞去幫牠孵蛋;孵出的小鴨從此跟著雞跑,不理會生牠們的母鴨。上人以此引申,資深者要負起帶領之責,守好本分、做出典範,自然就能服人。

「慈誠委員若沒有建立起典範,如何深耕慈濟種子?」上人期勉大家精進,真正做到合心、和氣、互愛、協力四合一。

「四合一是進入慈濟的四道平行門。資深者長年接受師父的法,故要傳承予新進者知道;這就是合心傳承。然而,就算是資深,也可能因為沒有持續投入而生偏差。」上人表示,法脈必須綿密不斷地緊接相傳,若一段時間疏離,就會失真。

「隊組長不只要了解慈濟精神,本身也要是人品典範——要會去疼人、愛人、關心人,讓每一位隊組員的道心精純、身心健全。」

上人期勉資深者要善盡傳承之責,不斷帶動新進者、分享舊法新知,讓大家朝正確方向精進。「新成員的方向不偏差、資深者不脫離隊伍,彼此照顧,才能使菩提林立!」

滴水入海,永不乾涸

上人以此表示,雖只是點滴的力量,只要布施者是以虔誠的愛心付出,就有大功德。上人叮囑委員、慈誠們,推動竹筒歲月重在募「心」——要啟發人人的愛心。

「即使再貧窮,能發一念心,布施涓滴助人;如小水滴匯入大海,永遠不會乾涸,這分愛心永不枯竭!」

欲望無盡,毀傷大地

「資源回收除能減輕大地負擔,更重要的是提升心靈環保。現今社會經濟狀況較過去提升很多,卻有愈來愈多人心靈不快樂。人心若是被欲望綑綁,就永不滿足,永遠『有一缺九』。環保志工在付出中,培養自心無貪、無求,簡簡單單過日子,就是最有福的人生。」

「人心的無盡欲望與空幻追求,其實都是妄想;想入非非,終得苦果。」上人警惕大眾節制私欲,用心用愛造福人群。

「投入慈濟宗門,要做到克己復禮——克服自己的心,修得很謙虛、很柔軟,然道心精純;尤其要守好男女分際,絕不能有出軌行為。務必讓身心清淨、沒有瑕疵。」

七日 降低欲念,惜物愛人

◆12‧7《農十月‧二十八》

靜思小語】對萬物要培養愛與感恩之心;少耗費、多利用。懂得疼惜物品,就會懂得疼惜人。

提升幸福品質

「要健全家庭倫理,就要從淨化人心著手;欲淨化人心,就要教導人克己復禮。」上人強調,人若不能節制欲念,吃、穿、用物愈是浪費,不只造成更多垃圾問題,大地資源也將加速耗竭。

「東西『用了就丟』、不惜福的人,就是缺乏愛心。懂得疼惜物品,就會懂得疼惜人;對大地萬物要培養愛與感恩之心。」

「要做菩薩,就要使自己的身心皆清淨。守十戒,能使身心健康、維持家庭和樂;如此才能走入社會,招募人間菩薩。」

上人叮嚀大家要自愛,心中有佛、行中有法。「以智慧發揮良能、以無私大愛為人群付出,就是人間菩薩的使命及本分。」

八日 心門開,湧出愛

◆12‧8《農十月‧二十九》

靜思小語】彼此感恩,力量才能合一;相互尊重,才不會彼此傷害;人人自愛,才能進一步去愛人。

典範帶出典範

「教育是授業、傳道的艱鉅工程。慈濟教育的重點,是要教育出每一個孩子有愛心,將來成為社會的棟梁;期待老師們要提起這分使命。若只培養出高知識卻缺少愛心的人才,未來社會難以祥和。」

上人感恩校長、老師為培育希望芽苗付出心力,亦強調要注重生活人文;也叮嚀同學們要知福、惜福與感恩,讓從慈濟學校畢業的同學,是學生中的典範,將來且能成為社會人群的典範。

「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除了校長與老師有心、用心、耐心以成,也需要家長的配合。」上人期盼家長們能與校方合心,共同為孩子的教育謀合!-[教育]

清流淨化濁流

「人間多災難、道德觀念不斷墮落。慈濟人要真正發大心、立宏願,以心靈的清流去洗滌人心的濁流。」若社區人人都是菩薩,穢土就能化為淨土。然而,要如何培訓菩薩?上人期待慈濟人在社區用心耕耘,啟發人人的愛心善念,讓處處都是人間菩薩的訓練道場。

「若委員及慈誠本身的理念正確,又能做到『克己復禮』的人品典範,自然就能接引社區民眾。」「當心靈受到淨化、心門打得開,自然會湧出愛心;愛心受啟發,『甘願做,歡喜受』,就能從迷茫的凡夫,轉變成愛人助人的菩薩!」

上人指出,打開心門,以智慧與清淨無染的愛心待人,人與人之間就能真正和睦相處、守望相助。「若能將此和諧的風氣推動到每一個社區,人人都像一家人相互照顧,讓整個社區變成一個大家庭,這就是『人間大同』!」

美善的大環境,是由其中所有個體共同創造。上人強調慈濟團體人人要守十戒、自我淨化,才能由內而外,形成清淨圓滿的立體琉璃同心圓。「立體琉璃同心圓之美,美在每個人的心真誠、沒有污點,以清淨透澈的愛結合而成。」

菩薩接引菩薩

「雖然發心立願要做慈濟,但只憑自己一雙手,沒有辦法做到。有他、有你、有我,大家把手伸出來,才有足夠力量做事。所以要常自我檢討:是否與人合心?是否致力接引人間菩薩?」

上人強調人人要往前再進步——待人以寬,且信己無私、信人有愛;彼此的心合起來,才能向下傳承、向外推動。

「大家都是用生命在做慈濟,若慧命無法成長,師父會很不捨……」上人言至語哽:「弟子無法打開心門、自我慧命沒有成長,最讓師父心痛!」

「彼此感恩,力量才能合一;相互尊重,才不會彼此傷害;人人自愛,才能進一步去愛人!」上人殷殷叮囑。

九日~十日 找到發揮良能的所在

◆12‧9~10《農十月‧三十至十一月‧初一》

靜思小語】不輕己能,用生命走入他人生命,就能找到位置發揮良能。

見苦方知福

上人敦示要成立「種子志工」來帶動醫療志工,用感恩心看待病患示現的種種苦相,用生命走入他人生命。

「醫院是見苦知福的修行道場。在醫院,可進一步體知『集諦』——知道苦是如何而來;見證人生無常的真理。新進者經由資深者帶動,不只是浮面見到病相,而能深入體會苦諦,就能啟發出智慧,做出品質。」

上人提到,可以讓「阿嬤級」慈濟人來擔任種子志工,以慈祥溫和的長者形象,讓人樂於親近;在志工服務中找到位置,開創她們的「橘色黃昏」。「不要輕視自己,凡有這分使命,就能找到位置發揮良能!」-[醫療]

生命的淬鍊

「受證,是擔當人間菩薩使命的第一步。既發心承擔使命,就要一心一志,在菩薩圓形運動場上前後相接、生生世世接續而行。」

「人生無常,名利和地位都不久長;唯有典範人生,才能得到人人的尊重與敬愛!」上人以此勉眾。

良醫療身心

「讓病苦者來此,身與心都得救,這就是最好的醫療品質!」上人以此闡釋「名醫」與「良醫」之別:「『名醫』有優越的醫療技術,所以成名;『良醫』則是用心搶救生命;會合許多人的良能,才能讓重症病人健康出院。」-[醫療]

十一日~十三日 莫使「人際中風」

◆12‧11~13《農十一月‧初二至初四》

靜思小語】人腦的血脈不暢、發生阻塞,有中風危險;與人相處不睦,中斷菩薩道,也會折損慧命。

走出心靈黑洞

「過去生中,你們也跟師父結了好緣,才會一聽到『慈濟』就起歡喜心;與師父有志一同,甘願投入做慈濟。要把握此時此世,與人多結好緣,相互感恩、尊重、愛,種下來生來世的善因。」

人間多苦難,需要菩薩來陪伴。上人嘆言人生苦,有的是苦於經濟、苦於受災、苦於病痛。「但現今社會,許多人經濟無虞,卻是心理受災難;需要心靈的陪伴,使之走出心靈黑洞。」

上人強調,去陪伴別人的同時,要將自己的道心建立穩固,一定要守慈濟十戒。「心態上要『克己』——克服欲念、遠離惡習;行為上則要『復禮』——合於道德禮節。能做到克己復禮,人品成為典範,也才能接引他人。」

慧命不能癱瘓

時間有限,歲月不待,上人表示自己加快腳步走在前方,無法回頭看後面的人有沒有跟上;所以大家要將自己的心顧好,莫使「人際中風」。

「有些人在行菩薩道時『人際中風』——與人相處不愉快,於是中途脫軌,自我停頓;之後想繼續,卻接不上了。」上人強調,血脈不通暢造成腦中風,會危及生命;因人際中風而中斷菩薩道,也會折損慧命。傳承靜思法脈,整條法脈都要維持通暢,不能有部分阻塞。

「慈濟是道場。既然來到這裏,就沒有不對的人,只是他不清楚方法而已。要結好緣,不要結惡緣,要修得人圓、事圓、理圓。」

做慈濟不是為別人,是為自己慧命而做;上人殷勉弟子:「師父一向感恩、尊重人人,所以希望人人也相互感恩、尊重。愛慈濟的心要堅固……」

讓筋絡保持暢通

「合心傳承、和氣布達、互愛規畫與協力執行,要共同為之;才不會發生徒有活動企畫,卻缺乏人力執行的窘境。」

上人請大家要清楚「小組關懷,多組活動」的準則。「協力的功能就是照顧好隊組成員,而不只是執行活動勤務;成員家庭中有老、弱、病、殘等等,都需要慈濟家人的照顧。」

活動需要大家共同承擔、投入去做,不只是分配工作給人而已。上人指出,「分工」是要「分擔」重任;能讓人人動起來、共同承擔,才是最好的分工。「若只是把工作分給別人,自己不活動;復健功能不佳,自然四肢不遂,讓自我的慧命癱瘓!」

至於開會,是要探討不足之處、共商解決之道,不好的提出來、好的作典範。上人敦示切莫談述是非,讓彼此間心生嫌隙。

「合心、和氣、互愛、協力中,任何一個隊組較弱、那條筋較萎縮,就是氣沒有穿透。唯有讓每一條筋絡都通暢,整棵樹才不會因營養不良而萎縮。」上人期許彼此互愛,在付出中成長慧命。

十五日 念念單純,就是福

◆12‧15《農十一月‧初六》

靜思小語】科學可以助人,運用不當,也會害人。若人人所做都是助人善行,世間才能美好。

要助人,莫害人

上人表示,無論生理的病痛或心理的病變,都需仰賴先進的醫療技術和藥物治療。「期待醫學發展能單純地用於改善人體身心疾病,使癱瘓者重新站起、讓心理病症者重獲健康心靈。能助人拔苦,才是人類之福。」

上人表示,人人心中都有愛,只是觀念上有偏差。「就如科學可以助人,卻也可以害人。假如人人所做都能運用在幫助他人,相信世間會很美好!」 -[醫療]

十六日~十七日 投入,讓慧命長青

◆12‧16~17《農十一月‧初七至初八》

靜思小語】做慈濟,永不老——只要能走、能做、能說,腳步不停歇,慧命就能長青。

克己、復禮,愛大地

「現在很多人擔心台灣經濟衰退,想盡辦法刺激消費。但我認為,應當教育人人提起克己、克勤、克儉、克難的精神,降低消費心態。」

「比起過去,如今社會生活環境已大幅提升。只是人的心欲熾盛,不知苦也不知足,稍不適意就對現況不滿。」上人認為應當提倡「克己復禮」,教育人人知福、知足,節制欲念。

「過度消費,耗費地球資源,實是消福!」現今環境問題嚴重,上人期盼人人落實環保,從生活中克己、克勤、克儉、克難做起。

守誠、守戒,恆精進

上人勉眾珍惜「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貼近法脈精神、回歸慈善根源。「時間,不會為任何人拉長、停留。時間有限、空間無量,要接引的人間菩薩以及需要救拔的苦難人愈來愈多;唯望人

合心、協力,法輪轉

慈濟的法門,就是啟發人人一念愛心,盡形壽、獻身命,行在菩薩道上。上人言:「四十二年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點到面,都是大家一個接引一個——已度度當度、當度度未度;用愛連結而成。」

十八日~十九日用「捨」展現「愛」

◆12‧18~19《農十一月‧初九至初十》

靜思小語】愛心無形,如何表達?用「捨」——捨時間、捨體力、捨金錢,助人離苦得樂。

克服己心

「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心靈。克己,就是克服自己的心。」「由於人心貪婪,對大地造成破壞,這股摧毀的力量,使地球充滿危機,導致天災不斷。」上人表示,只要啟發人人的愛心、付出愛的力量,會合眾人之力,就能使社會祥和、天下減少災難。

端正習氣

全球慈濟人這麼多,到底是用什麼制度管理?外界常提出此問。上人總答以:「若要說制度,就是以『戒』為制度。」

上人解釋,修行就是「修身養性、端正行為」。「不論好壞習性,都是培養出來的。習氣既能養成,當然也可以改正;修行,實則『修習氣』。」

個人行為改變,不只是改變自己的人生,對家庭的改變也很大;若多數家庭改變了,就是一個好社區。上人肯定表示:「一個祥和的社會要從個人做起;人人守戒、守律、守禮節,整體才會美。」

許多人走入慈濟之後,提升了自我人生觀;因此上人勉眾要積極募「心」,使人人淨化自心,繼而提高人品。

「愛心無形,用什麼來表達呢?用『捨』——為苦難人捨時間、捨體力、捨金錢。投入慈濟宗門,就要走入人群,實踐這分大愛精神。」

二十日~二十一日 走出心貧,以愛致富

◆12‧20~21《農十一月‧十一至十二》

靜思小語】現實災難只是一時,心靈災難卻是一生。開啟心中的愛,讓心靈富有,才能真正脫貧。

付出得歡喜

現實災難只是一時,心靈的災難卻是一生;若能開啟居民的愛心,從建立心中富有做起,才能真正離苦得樂。」

「人生的快樂,不在於錢賺得多少,而在於無私付出帶來的歡喜與自在;走出貧窮心態,就能往光明的道路而行!」

行道勝誦經

「經就是道,道就是路;替她誦經,不如替她行道——繼續走她未完成的慈濟路。」

心靈領航員

二十二日 當勤精進

◆12‧22《農十一月‧十三》

靜思小語】生命隨時日遞減;迷茫度日者,就像在籠子裏踩輪圈的白老鼠,怎麼踩都還是原地踏步。

行正道,永恆堅持

「世間複雜,人我是非多。若聽到就以為是真、看到就以為是實,很容易因外在境界導向,產生偏差;一念偏差,萬千皆錯。因此,要修持八正法。」

上人勉眾行「八正道」——正見、正語、正思惟、正業、正念、正精進、正命、正定。

「思惟正確,見解自然正確,所說的話就不致偏差;從事正當行業,無損於自我和他人的身口意,自然不會造作惡業。」

上人續言:「心要在正念中精進。身為載道器,要好好發揮身體良能∣∣有力量者可承擔粗重,沒力氣者也有輕巧事可做,思想敏捷的人就多思考、創造……互愛、承擔、彼此關懷,就能善用生命成就一切。」

發心立願如何永恆?上人表示,要「定」,有定力才能永恆堅持,不受環境影響而捨棄正確道路。

上人深語勉眾,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守戒精進,自做也教人做;步步踏實行於八正道上,人生就不致偏差!」

做好事,日日累積

上人殷勉大眾把握時間,莫輕視分秒。「不論是行善或造惡,善惡業都隨『時間』不斷累積。」

上人表示,做好事者造福,自然有好因、好緣;反之,於身口意造作惡因惡緣,將招受惡果;而迷茫糊塗過日者,就像在籠子裏踩輪圈的白老鼠,怎麼踩都是原地踏步,徒費生命體力……

生命隨時日遞減,上人敦示人人「當勤精進」。「方向正確,就要認真往前進。守規、守戒、守禮節,累積福業,自然能建立人品典範;反之,懈怠放縱,欲望無止境,消費的同時,也是消福!」

二十三日~二十四日 克己、有愛,最大富

◆12‧23~24《農十一月‧十四至十五》

靜思小語】窮不是苦,只要心中富有,也能盈滿愛的歡喜。

正法在心

上人教示:「正法在人心!」若能對佛法僧起尊重、恭敬心,心行於道、遵守規戒如佛在世,就能轉「末法」為「正法」。

精進真純

「晨鐘響、法薰香」、「早睡早起看晨語」的「心生活」運動——呼籲年輕伙伴每晚十一點前就寢,清晨五點半前起床收看大愛台「靜思晨語」節目,再與人分享法喜。

早會時間,上人讚歎此運動乃「克己精進,增長慧命」。「生活有規律、早起身體好,就是自愛;每日聽法做筆記、法喜多分享,日日累積,就能成長慧命。」

導航心靈

「四十多年來,靜思法脈從小木屋開始;雖然當時生活刻苦,心靈卻不為窮所困,反而感到輕安自在。所以,窮不是苦,只要心中富有,也能盈滿愛的歡喜。」上人期勉慈青力行克己、克勤、克儉、克難的靜思法脈精神,豐富心靈。

現今有些年輕人,雖然生活富裕,卻動輒感到挫折,充滿煩惱、壓力,承擔不起責任,甚至做出自毀前途之事,令人擔心。上人教眾:「只要甘願做,哪怕烈日曬、挑重擔、汗溼衫,都有一分輕安自在的歡喜。」

二十五日 深入暗角「報佳音」

◆12‧25《農十一月‧十六》

靜思小語】用愛付出,即時解難;啟發善念,將人心靈導向富足——為人間帶來真正的佳音。

發弘誓願

「一般人以為,以世間最美好之物來供養佛菩薩,才能表達恭敬心。殊不知,心靈至誠、身口意合一,才是至高無上的供養。」

晨語時間,上人解說《水懺》經文:「願生生世世,常值三寶。尊仰恭敬,無有厭倦。」表示佛弟子當發弘誓願,徹底懺悔過去的錯誤、力行諸善,以清淨的身心恭敬三寶,才能增長慧命。

「所謂『弘誓願』,並非為私己求財、求福、求平安;而是分分秒秒、年年月月,為人群無所求付出。」

學聖人心

二十六日~二十七日 「自愛」且「敬他」

◆12‧26~27《農十一月‧十七至十八》

靜思小語】心念要純淨、心胸要開闊,相互感恩、尊重,自愛且敬他。

大愛無私,超越宗教

「這是佛陀的方便法門,也為我們立模範——要有寬闊的心,與讚歎、敬重他人的純淨之念。」上人以佛陀心行教導大眾,在慈濟世界要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心量開闊,相互感恩、尊重,且能自愛、敬他。

「慈濟雖是佛教團體,然無私大愛的付出,沒有宗教之別——無論當地信仰基督教、天主教,或是伊斯蘭教,哪裏有需要,就往哪裏去;這也是敬重人人的表現。」

「不論到哪一個國度,慈濟人皆懷抱尊重與愛,適應當地禮節進行慈善濟助,所以能得到當地政府與人民的感恩、尊重。」上人感恩大家用心用愛膚慰世間苦難。

視病如親,尊重生命

「『慈』是予樂,為社會謀幸福;『悲』是拔苦,人傷我痛、人苦我悲,呈現在醫療中,就是視病如親的精神。」有位醫師來訪,上人談及對醫療工作者的期待。

「醫師有視病如親的愛,以慈悲心疼惜、療治病患身心;病患接受醫師如此的關愛醫治,能感恩救命之恩。如此醫病之間就能有溫馨互動。」

戒慎虔誠,懺悔慚愧

上人講說「懺悔」與「慚愧」之功。「懺悔能使人澄心靜慮——有『懺』心,就不造罪;做錯事知『悔』,就不再犯。有慚愧心的人能自愛護他——『慚』是自愛不作惡,『愧』是守護他人,不使誤入歧途。」

能戒慎虔誠、慚愧懺悔,是常保與延續慧命的方法。上人說,若缺乏戒慎心,做錯又不知誠心悔悟、慚愧,一再犯錯,將有損慧命。「無慚無愧,放縱身心,脫軌而失去人性,與禽獸何異?」

二十八日 富貴浮雲,心最可貴

◆12‧28《農十一月‧十九》

靜思小語】富貴如浮雲,世間唯一可貴的,是人人的心。能造福人群、成為他人生命中的貴人,才是最有價值的人生。

正思正見,正信正行

上人勉眾,學佛就是要學習佛陀的慈悲、智慧。「智慧就是有正思正見,而以正信正行為目標。要守護身心,時時自惕——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速斷、未生善令速生、已生善令增長。培養愛心善念,延續為善造福的因緣!」

踏實耕耘,菩提成林

「每年此刻,我們抱著感恩心,感恩過去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慈濟人不斷用愛付出,愛的累積開闢出人間福田。也虔誠期待,來年是個吉祥好年!」

二十九日 不克難,就會被困難克服

◆12‧29《農十一月‧二十》

靜思小語】沒有困難就沒有美的故事,能感動人的,一定有其困難過程;如果不去克服,天天都會被困難打倒。

傲慢無禮,雖富不貴

「有能力的人——不論是有財富或有體力,能去扶持貧窮苦難人,讓人人皆無匱乏,如此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就會降低。」

行中有法,守戒最美

「我對宗教的理念很單純,就是——人生的宗旨、生活的教育。慈濟並非只有理想導向,『想』與『做』難以吻合;我們的理念是求真、求善、求美,把理想落實於人人的生活教育。」

上人解釋,靜思精舍的生活是克勤、克儉、克難,一直延伸到慈濟人身體力行,此即「法脈相傳」。法脈所傳的是「真」,落實在生活中,再有「善」門開;而慈濟宗門講求守戒、守規、守禮節,這就是「美」。

「在精神上要求真、求善、求美;在人群中須守戒、守規、守禮節,如此才能有真善的美。」上人強調所有慈濟人都必須守戒,心中有佛、行中有法。

「凡夫容易犯的過錯,除了貪婪,還有色欲。慈濟是修行團體,要防治人與人之間情的脫軌、欲念的脫軌,乃至於貪念的脫軌。」

人不可能不犯錯,怕的是「覆藏過失」。上人表示:「就像用布覆蓋髒污,怕人看見,裏面還是髒的。慈濟人可愛之處,就在於能自我掀開並趕緊洗淨,遂得身心清淨。這就是美!」

法脈宗門,源遠相傳

上人希望人文志業同仁懷抱玄奘法師取經的使命,詳錄慈濟經藏,避免將來以訛傳訛,有所偏失。

「每個人身上都有一部經,期待人文志業同仁要自我肯定、自我相信,在這股清流中,去探索無數豐富的真善美人生。不能僅止於知,還要真正『投入』,用身心去接觸,才能體會。」

慈濟四十多年,一路走來困難重重,上人坦言每一秒都在過難關;用人文記錄真實法脈,亦非容易之事。「但是我認為,沒有困難就沒有美的故事,能感動人的,一定有其困難;如果不去克服,天天都會被困難打倒。」

上人殷勉眾人:「期待在你們的願力之下,法脈能相承,宗門能綿遠流長!」

三十日 以善友為明鏡

◆12‧30《農十一月‧二十一》

靜思小語】人與人之間,要互為善知識,以明鏡互照,時時淨化心地。

珍惜善友

「人與人之間,要互為善知識。」晨語時間上人教示,見人心起無明,能予以輔導、幫助撥除無明,此即為「善知識」。

上人強調,要彼此互為明鏡,照見自心污點,及時改過,使身心不犯戒。「時時勤拂拭,莫讓心鏡蒙上層層污垢;否則不但照不出自性面目,即使善知識在前,也無法聽入諍言、效法善行。」

「親近善友,就如沐浴清流,能時時自淨心地,滌除污染。」上人請大家珍惜善知識,視為照見自心污濁的明鏡,時時自我警惕、精進向上,如此慧命才能成長。

清流救心

印尼大愛台總監陳豐靈與四位同仁返精舍,分享工作心得。Supriyono表示,來大愛台之前,已從他台播出的「靜思語」認識上人;每天上班前必看「人間菩提」,從中獲得很多人生智慧。曾來台求學的楊麗玉是上人開示節目製作團隊的成員,因常聽「慈濟新聞深度報導」,改變了脾氣;對於翻譯如履薄冰,再三確認無誤才敢上字幕,惟恐差毫釐、失千里。

「即知即行,在短時間放棄賺錢的事業,實在不容易!」上人表示,慈善志業能紓解人們一時的困難,但心靈淨化才是根本之道。「假如人人心中都有善念,社會就能祥和;社會祥和,生活再苦,還是能平安度日。所以人文傳播比物資救濟更重要!」

上人期待大愛台在印尼能做到本土化,建立清流人文。「這是搶救心靈的工作。用人文傳播清流,才能從心靈徹底拔除人間苦難!」-[大愛台]

三十一日 時時發好心,日日立好願

◆12‧31《農十一月‧二十二》

靜思小語】人生之福,不是到佛前拜求而來,要深入人群「造福」。自造福田,自得福緣。

富者無私,貧者有愛

大愛台的新聞和節目,除了要迅速「報」知訊息,讓人即知天下事,更重要的使命,是要「導」向正確方向——讓富者更有愛心、讓窮困者也能貧中有富;也就是「淨化人心」。

「能見苦知福,還發願讓人人都受到這股清流淨化。這樣的回響,實令人歡喜、感恩!」上人表示印尼大愛台已經發揮淨化人心的良能:「引導富者有愛無私、貧者有愛安定。如此社會必然漸趨祥和,苦難人就有更多得救的機會!」

發心立願,勤耕福田

人間菩薩招生,空間還很大,上人勉眾再精進,莫將福田荒廢。「人人心中都有一畦福田,若沒有將善種子播撒入土,雜草將叢生。惟從自身做起,身體力行樹立典範,才能淨化人心,引導人人共同行善。」

上人再次呼籲:「要做名副其實的『人間菩薩』,共同為社會付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