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捨眾生覺有情
「如諸有情為煩惱所縛,無所自在,能仁亦為大悲繫縛,無所自在,是故若見諸苦眾生,常起大悲,恆無間斷。」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四佛功德〉
美國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大衛柏恩斯坦,他寫了一本書叫做「志工企業家」,譯成中文由天下文化出版在臺灣銷售。於2006年7月20日由高希均教授陪同前來拜訪證嚴上人。
訪談中他即時把握機會請問上人:「上人!您這四十年當中有沒有碰到困難?哪一個時刻是您最困難?」上人回應表示,哪一個時刻,應該是天天啦!四十年來我天天都有困難。他接著追問:「您舉個困難點在哪裡?」上人以堅定的語氣說:「情關難過」。
他們聽了就覺得您一個出家人哪來情關難過嘛!上人進一步解釋表示,這個情是「覺有情」,出家修行我們要學的就是菩薩,菩薩叫做覺有情。菩薩所緣,緣苦眾生,就是因為有苦難的眾生才需要有菩薩,所以這種的情──菩薩不能離開眾生的情,就是要有覺有情。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四佛功德〉有云:「如諸有情為煩惱所縛,無所自在,能仁〈佛菩薩〉亦為大悲繫縛,無所自在,是故若見諸苦眾生,常起大悲,恆無間斷。」
上人舉實例以慈濟來說,全球慈濟人哪一個人跟我無情,每一個人跟我都很有情,很多人都是「我就是因為師父,我愛師父,我愛慈濟」,我很辛苦、我甘願去做,很多人都這麼說,有師徒之情。
普天之下,我對人人有情,人人對我有愛,那一種的情,那一種的愛,雖然我們所談的愛是「大愛」,我們所說的情是「覺悟的有情」,不捨眾生,為眾生苦難去投入,這無不都是情。
但是人間無常啊!哪一個弟子上人不關心呢?像最近斯里蘭卡又發生內戰,上人憂心的說:「我這幾天心裡很掙扎,因為有慈濟人在那裡蓋大愛村。這兩天我一直注意新聞真的很擔心,因為兩邊要談和的機會很渺茫,讓這麼多人惶惶不安。」
「報導戰事已經蔓延到可倫坡,我就更擔心、更緊張,我心裡也是很掙扎,要不要把他們遣散,新加坡的回去新加坡,馬來西亞的回去馬來西亞,臺灣的趕快調回來。但是那裡的工程還是在進行中,到底要怎麼辦呢?想一想,雖然我生活在這裡都沒有事,但是心靈世界就沒有那麼平靜,這難道不是情關難過嗎?」
因為心繫苦難眾生,慈濟人放下了家業、事業四處奔走,上人一方面牽掛著要盡快為受苦的人紓困,一方面卻又擔憂著弟子的生命安危,兩邊懸念的心情相互拉扯,所以感嘆「情關難過」。
每一次慈濟人要到哪裡去,做一些什麼,上人會考慮很多,有的時候他就會說如果沒有事就不要去,那裡安不安全等等。每當慈濟人向上人報告會務時,上人都會給予機會教育,我剛才聽你們說要去比較遠的地方,大約四、五個鐘頭車程的地方去濟貧,這樣子我就會問你說,你們附近就沒有需要照顧的嗎?
我是覺得說貧是大家都貧,第一我們要看我們有多少力量?我們能做多少事情?要做的事情把它集中,所以我常說「直接、重點」,如何能直接照顧得到,如何能找比較重點的我們去幫助他們。
天災、人禍起於人心,以大愛淨化人心的腳步不能稍有停歇,上人因此提議慈濟人若能從身邊環境近距離的因緣開始做起,不僅省時、安全又能長久持續,培育菩薩種子,然後再將關懷的範圍擴展出去,慈濟菩薩道路才能走得更長久、更寬廣。
你們應該要從靠近人群的地方開始做起,我們的時間可以縮得最短,做更多的事,然後對方接受的比較容易,譬如說他們要找工作做也較有機會,他們要出來做生意也比較接近人群。
我們開始是教富濟貧然後才濟貧教富,我們在就近的範圍內,邊給予幫助、邊建立感情,讓他知道「幫助人是一件好事」,我不是貧我只是一時的困難,一方面接受人家幫助,一方面還能去幫助別人,這樣慢慢啟發他們的愛心。
如果我們這樣去做,第一我們省時間,第二大家互相照顧得到,再來你要帶他進來做志工,出力也好、出一點錢也好,像這樣我們就能增加人力,就可以越做越廣越做越遠,有人我們才有力量。
上人講述情關難過的心情,緣起於大衛柏恩斯坦來訪的一句話,他是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著有「志工企業家」一書,報導志願服務工作,如何以企業化模式更快速有效率地達到助人的目的。
慈濟志工的經驗正與本書所述有相同之處,因此發行中譯本的天下出版公司創辦人高希均教授,於2006年7月20日陪同柏恩斯坦來到花蓮拜見上人,進一步了解慈濟「志工」如何以愛心行動改變世界。
一般的社會都叫「義工」,慈濟這幾十年來都叫做「志工」。針對上人對志工的期許,志工與義工的定義是不一樣的。上人表示,義工都是義務來投入,做一些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那就要看他的時間,有時間多投入一點,但是志工就不一樣了,志工是要用生命來做,所以這是一個跟生命有關的,那樣的殷切,很殷切的,所以叫做志工,立志為愛去付出的。
在四十年前,我們一直在期待著有志一同的人,因為佛教講究的是心靈,是希望身心一致,這種投入了社會也要有戒律來為制度,所以我真的很感恩我們全球的慈濟人,雖然他們分佈在不同的國度裡,可是大家有一個共同的規矩,就是紀律,還有一個共同的理念,那就是愛。
我們的志工最起碼開始他要當會員,先認識慈濟然後他捐一點小錢,像在慈濟是五毛錢開始的,不過現在假如說是捐一百塊他就認識了慈濟,這不是為了他的錢,為了讓他認識慈濟,捐一點小錢能滴水成河,這樣的精神不影響他的生活,但是他的心中總是有一個〝我是慈濟的會員〞,所以只要有這樣的一個心態,他就會有那一分的愛。
「我是慈濟的會員」這是一個心念,雖然每個月的一百塊不多,但是那一分的愛是很重要的。讓他先建立這樣的愛心,了解慈濟在做什麼,進一步,我也願意付出我的力量。
慈濟有社區志工,他們常常在社區裡互動。譬如說九二一的時候,很多人在問慈濟是如何動員的?當地震發生後天未亮馬上就有一群志工已經在當地了,那是因為慈濟實施「志工區域化」的結果,哪裡有什麼事情,就近的人馬上就投入,所以時間點就會很快。
有人說你們是怎麼動員的,我就說我們從來沒有休息過,沒有休息過哪需要動員呢?哪裡有什麼事情,那裡的慈濟人就馬上投入,他們已經有這樣的紀律,也有這樣的愛,所以他們的動作都很一致,這就是志工與一般義工不同的地方在這裡。
在慈濟,「志工」意味著以助人為第一使命,因此如果見到苦難量力能去的,就要立刻行動,不能「等一下再去」。「志工」更意味著以菩薩修行之路為生命的道路,因此身在團體該遵守的戒律規範,都必須當下要求自己不能「明天再改」。
慈濟也有義工,義工可以不必守我們的戒,因為他還會抽煙、還會喝酒、還會…,他們的習慣這種習性,上人不會很要求他們非改不可,但是走入了志工他就要接受培訓,這些不好的習慣,抽煙不好,大家要知道抽煙不好,對身體不好,你要投入慈濟的志工你就不要抽煙,喝酒不好,要當志工就要戒掉這一些。
最起碼有十戒,「慈濟十戒」是每一位慈濟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必須遵守的規矩,前五項是跨宗教的共同規範,也是佛教的根本大戒,後五項則是上人針對當前社會的現況所制定。
這十戒他們一定要守得好才叫做志工,所以會員不管他有多久的時間,他可以當義工,但是真正的要進入志工,就要有一年的見習,一年的培訓,最起碼見習、培訓這兩年一定要經過才能授證,第三年才能授證。在還沒有見習、培訓之前,他們都是叫做義工也叫做會員,所以要授證為委員或是慈誠隊,他一定要經過見習跟培訓過,所以志工跟義工就是不一樣的在這裡。
慈院林欣榮院長接著分享「職志合一」的感受,我們有時候這種年紀當志工,那家裡沒辦法養,所以職工加上志工,一方面是職工、一方面也是志工,所以我們越到禮拜六、禮拜天就越忙,稱為「週修二日」。高希均教授很好奇的請教上人說:「上人說週修二日,週修?」「一週兩天是修行的!他們就是沒有休息,不是『休』是修行的『修』」上人微笑著回應說。
高教授靜靜地聽完所謂的「慈濟志工」之後很歡喜的提出了他的觀點,他對著上人說,這個經濟學所有的假定都給您推翻了,這話怎麼說呢?因為我們經濟學裡面講「國富論」,亞當史密斯1776年那本書,那本是我們的經典。
這個經典裡面就是說一個社會的進步最大的力量就是自私自利,但是合乎在規範之內當然不是貪,你一個人能夠發財能夠累積財富,這是一個社會進步的最大的動力。
累積財富這是「資本主義」,可是那個東西出來之後,很快就遭到「共產主義」的挑戰,當然先有馬克思後來又有毛澤東,意思就是說人不能夠那麼自私,你要奉獻給國家,所以要做一個「共產黨人」,是有它特殊意義的。
「共產黨」是完全沒有自己,奉獻給這個社會,所以從1776年亞當史密斯開始國富論到馬克思的無產階級,中間隔了有一百年,這兩個哲學或者這兩個思維,這兩個主義一直是在西方世界是競爭的,一直到了1990年的前後,最後有了一個判決,那就是資本主義,西方的市場經濟還是贏了,共產主義輸了,包括中國大陸。
可是呢!顯然在這兩個之外還有很大的一個宗教力量,就是今天您剛才說的國家的富裕、社會的安定、老百姓的快樂,還有一條路,這條路就是剛才您說的更好的,我就不要重複了。我們的大愛、我們的志工、我們的奉獻、我們的捨得,所以您應當寫一本叫「慈濟學」叫「新國富論」。
您剛才講的就是精華真的非常了不起,我想他〈大衛柏恩斯坦〉聽了之後一定很感動,他以前沒有機會到東方來或者沒有到我們臺灣來,所以不了解這個是很大的學問,他很會寫所以您真的應當多講一下。
無論資本主義或是共產主義都是以邏輯思考的知識作為理論基礎,忽略了人性之中更高層次,卻又更為基本的需求那就是感恩、尊重和愛,也就是上人最為重視的慈濟人文精神,人文就是人醫有人醫的典範,所以上人對醫師的要求就是人醫典範志為人醫,對教授的要求也就是人師的典範。
環保志工也是有環保典範,那就是不離開三個,一個是感恩,人與人之間一定要感恩,譬如說我們慈善工作者要感恩被救濟的人,因為他們在被救濟人的身上得到了省思,自己是很幸福的,因為他看到了別人的苦難。
當我們付出物資、付出時間、付出力量,看到了這樣的苦難人,他們自己會感覺到說我還要求什麼,我還有什麼困難?這些困難已經在別人的身上與自己比起來自己還有什麼困難?還要鑽什麼牛角尖?所以他們的心裡就會豁然開朗,他就會說真的很感恩、感恩有對方讓我們幫助,所以這一些被我們在照顧的人,我們叫做「感恩戶」。
我們的醫師對病人都說感恩你們,而且病人就是他們永遠的老師,因為病人有各式各樣的病痛,醫師能在這樣的境域裡面發現到了這個病的境界,所以醫師都用感恩心來對病人,把病人長者都當成他們的長輩,那麼樣的疼惜愛護,這都是在慈濟的醫療裡。
我常常說我真的很感恩,感恩我們的醫師、大醫王,醫護人員那樣的團隊精神,這實在是很令人感動。我感恩志工們,但是志工們也感恩所有的被幫助的人,那種的對別人的尊重,就是從感恩心起,所以人有感恩他才會對人人有尊重的心。那當然感恩、尊重不離開真誠的愛,這就是慈濟的人文,四大志業裡面,人人都是以這個感恩、尊重和愛在互相的互動、勉勵。
柏恩斯坦先生又接著請問上人說:「在您這段過程中遇到最大的挑戰是什麼?」上人微笑地表示,困難的事情太多了,要說在什麼時候會碰到,每一天都準備會碰到,不只是在做事,其實在這樣的團體是一個很有情的世界,但是他的情是覺悟的感情,而且也是一種責任的承擔。譬如說慈濟人他們為慈濟在付出、為社會在付出、為人類在付出,但是在這樣的感情上,我說的感情就是有,因為他們付出我應該有責任的情。
舉實例來說,用環保最簡單,環保志工有的就是在做環保之後,回家的途之中被車撞了,而且被拖了幾十公尺然後當場往生了,這樣聽了我心裡要如何感想?真的是也跟著她的身體一樣都碎掉了。
臺北士林區的張梁敏師姊,2002年與同修張秋雄師兄一同授證委員,全心投入慈濟志業。2006年7月9日阿敏師姊剛做完環保騎車回家途中,遭一輛水泥預拌車從後方追撞而當場身亡,秋雄師兄悲痛之餘仍發願代替妻子繼續慈濟的菩薩道。
這十幾年來她跟著師父不管是委員的工作,不管是四大志業她都在做,我對她的家人我有責任,這就是一個很牽扯的心態。同樣在這幾天裡面又有一位,他騎著摩托車要去參加一個人文活動,在半路突然間高血壓發作,倒下去時碰到了安全島,也是馬上送醫,但是到現在還沒有醒過來,這個在我來說還是有感情的壓力,那種有情的壓力及對他家庭責任的壓力。
新竹區田素櫻師姊2003年底授證委員,積極投入教聯會、人醫會、大愛媽媽等慈濟活動,2006年7月11日在前往推廣靜思文物的途中,突發腦中風摔車送醫急救,昏迷近半個多月才甦醒,至今仍在復健治療中。
當然還有啦!上述情況就是在這幾天內發生的,情關很難過,我這個責任的關卡更難過,這都是一個很難去想像的。天天聽到看到大家在接電話,假如他說「啊!」我就會問「什麼事啊?」都是驚弓之鳥,這對我來說天天都有的啦!為什麼我常常會說感恩所有的慈濟人,因為他們這樣的付出。
柏恩斯坦先生好奇為什麼有這麼多慈濟人心甘情願的追隨上人,他追問道:「慈濟究竟如何在這麼多不同國家裡都能創造好的環境條件?讓這麼多人投入服務工作?」上人對著他答說:「其實方法只有一個,就是讓他真正的自己投入去做。」
上人隨後補充說明,自己投入去做那一種的感受會很深刻,剛剛我也提起了,這種愛去付出了以後,他產生了感恩的心,感恩的心就是最深刻的動力,深刻表達出來那種尊重,那就是最誠懇的愛,我想這就是最大的力量。
尤其是企業家他應該自己去投入,因為哪怕是聽再多、看再多他只是有感動,但是無法去行動,沒有去行動要得到真誠的感受就難。我常常說感動跟撼動還是有一點點的差別,那一種真正的撼動到他的內心裡面,跟他的生命就會結合在一起,這就是叫做「志工」。
談話總會有結束,慈濟慈悲的腳步卻不曾停歇,捨不得眾生受苦難,也捨不得弟子奔忙辛勞,上人在隨後數日的幾場開示中面對不同的慈濟人都提及自己這分兩難的深情,而殷切地勉勵眾人放寬心量克服困難。《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述德品第十〉也說:「菩薩摩訶薩成就一切功德智慧,以大悲力不捨眾生。」
我知道大家都很辛苦,這樣才更能顯出那種合心、和氣、互愛、協力的精神,更能凝聚起來,真的是很幸福。不過你們如果遇到很大的困難時,就想一想師父,師父的困難也很大,真的實在是天天都有考驗,只要我面對著人,哪一個時刻沒有困難,都是有困難。
不過總是要把心放寬大才有空間往前走,碰到什麼事情不要就認為是很大的困難,若這樣就沒有辦法再向前走了,所以還是要把心放寬大一點,我們只要方向沒有錯,我們走過了那就是我們的,過關就是我們的。
問題提示:
-
請說明上人是一個出家人哪來情關難過,這個「情」指的是什麼?
-
上人指示慈濟人「濟貧」的原則有那些?「教富濟貧」與「濟貧教富」的意義有何不同?
-
上人給「志工」與「義工」的定義有何不同?
-
「我是慈濟的會員」有何特殊意義?
-
慈濟是如何實施「志工區域化」?
-
請解釋「志工以菩薩修行之路為生命的道路」指的是哪一條道路?
-
為什麼「慈濟十戒」守得好才叫做志工?
-
為什麼高希均教授認為上人所說的叫「慈濟學」叫「新國富論」?
-
什麼是上人最為重視的慈濟人文精神?為什麼被我們照顧的人,我
們要叫做「感恩戶」?
-
請說明「感動與撼動」有什麼差別?如何解釋「菩薩摩訶薩成就
一切功德智慧,以大悲力不捨眾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