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2, 2009

衲履足跡 2008秋之卷-人事篇

不造口業,要從說好話開始

[口是溝通最好的工具;口出好言,自然觀念合、心念合。]上人敦示大眾,莫輕視開口動舌事小,口能造惡業,也能造福業—若搬弄是非,說不實語而亂人心,將致他人行為偏差;好話亦是從口出,所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欲合集好人好事,要從說好話開始。

Pg. 35

不要將每一句外來的言語放在心裡

[先將心量放大,掏空自我成見,提起感恩、尊重、愛,無論別人如何關懷、批評,我們都感恩以待,合理則虛心接受、學習改進;若不合理,還是要負起責任,穩固自己應有的立場,事情過了就不放在心裡。]上人致勉,不要將每一句外來的言語放在心裡,長期積壓,若是到忍無可忍之時突然爆發,將致不可收拾。

Pg. 310

聽到不順耳的話

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尊重,每一位醫師都是有志一同前來任事,都值得尊重;在尊重中還有互愛,能真誠地愛護對方,則其所說的任何話都不會對自己造成負面影響。

[若有人來跟我說某某人說什麼不好的話,我就會對他說,你的運氣很不好,所聽到的都是不好的話;而我聽到的都是好話,因為每一個人來都向我報喜。此一區別在於『菩薩遊戲人間』的心態,若能學習菩薩遊戲人間,則能心寬、無掛礙地付出,心境安穩、平靜,毫無所求、無得失,只要看到苦難眾生離苦得樂,菩薩心就歡喜,如此而已。]

[若是感覺『人家在欺負我、瞧不起我、毀謗我』,其實關鍵不在於別人,是自己欺負自己、瞧不起自己,太過在乎『我』,愛鑽牛角尖;常起計較心,就會感覺人人給自己的空間很小。我們要擴大自己的心胸,心胸寬大則能包容別人,但是對於自己,不能給自己太大的空間,要守清規戒侓,『侓已寬人』,將戒侓放在自己心中,對別人則要多寬容。]

上人進一步勉示,進入此一修行團體,難免在一開始懷抱著理想,日久歲深,郤在人與人之間遭遇挫折,就感到失落。然而師父希望人人自我管理,若無法管理好自己,是自己要負責任,旁人無須以放大鏡去看其缺失,反而要用寬大的心相互扶持。

Pg. 338

放大他人錯誤,實時計較通苦;縮小自我身影,人人敬愛尊重

上人以自己的生活為例,表示即使每天行程滿檔,身體再如何不舒服,都堅持講晨語,[我既然是大家的師父,多多少少對法有所認知,應該跟大家分享。]

[雖然沒有隨眾出坡、輪值,每一天的時間,實在很由不得我自己調配;醫師和弟子們都要師父多休息,我也無法休息。我寧願拿鋤頭下田,挑水、擔肥,不想像現在有沉重的心靈負擔,一天當中在慈濟世界有多少事情,讓我感恩、讓我歡喜;也有多少事情讓我擔心、讓我煩惱,而且四大志業如此的重大責任在身心。說時間,其實沒時間,都是在趕時間!]

[即使已經超過『古來稀』的年齡,我還是如此不敢放鬆、不敢對你們不負責,天天都希望將佛法化為清水,洗滌、滋潤人人的慧命,這都是我表達給大家的誠意,如果大家不用心接受,實在很可惜!所以,靜思是勤行道,人生過一年就少一歲,莫耽逸享樂,當勤精進,絕對不要放縱自己。]

上人再言,如果用放大鏡看別人的錯誤,往往會糟蹋自己的慧命,因為放大別人的錯誤,會時時生活在計較中;另一方面,若是放大自我則迷失自我,將自己放得太大而礙人眼目,實在不可愛。[我們一定要做一個可愛的人,能被愛才能真正地發揮愛人的良能,如果別人沒有把我們收納入心,我們所說的話也無法讓人聽入心。]

[無分老少,常常都說:『上人,我愛您』因為人人愛我,所以我說的話他們能接受,我很感恩!我會被愛,是因為我沒有礙到他們的眼睛;有的人連在夢中也會聽到我為他們說法,這就是因為大家心中還有我的影子啊!]

[我常常認為我還有再縮小自己,直到最後一天,這是我的人生方向:從開始修行直到現在,每天都自我警惕要自愛、縮小自己不放縱、不放大自己而變得不可愛,你們也應該學習這一點。]

Pg. 340

縮小自己

[大家要受法,將法收在心中,就有法能度人、要縮小自己,不能自大,才能進入別人的心坎里。]上人說,在別人的心中有我們的位置,所說的話就能讓人接受,才能對之[有法度]。

Pg. 626

發掘別人優點

人多少都有傲慢的形態,講話急躁、臉色不佳、會頂撞人,或是沒有想到別人的感受,理直氣壯。上人則籲眾[理直要氣和],[得理要饒人],得理,就要自我寬心,心寬氣就柔,莫心胸狹窄、斤斤計較。理直氣壯的形象威猛,實在不可愛。

上人表示,如果真正發心要修行,總是不能輕視任何人,即使是犯戒的人也不能輕視。[沒有修養、冒犯長輩、對人傲慢、凡事霸道等等,都是犯戒。出家修行者在生活中有多達三百戒、五百戒要尊守,對於他人,任何人若有微細的錯誤,都不要把它放大:對於自己的品格,則要好好收攝。]

[人圓、事圓,理就圓。求佛法就是要求真理,所以我們做事一定要會理—會合佛理,而佛理則講究於心,心想通了,就不會計較別人的錯誤。若總是計較別人而迷失自己,對別人很清楚、對自己很糊涂,即使佛陀就在面前,也得不到法!]

上人提出一個有助自我修行、開闊心胸的辦法:[從現在開始,要自觀自省,對於任何一個人,則要看他的優點,不要看他的缺點,本來只能看出微小的優點,慢慢地就會看出他全部的優點。我們可以將這二人的優點運用在自己身上,團體中有多少人的優點能集中於身心,對於道業就有多少成長。]

Pg. 341

別人犯錯時?

[我們與佛陀不同之處,在於述說他人過錯時,新會跟著生氣,產生煩惱厭憎:而佛陀講清是非,郤不曾因任何人迫害他或是作亂憎團而憎恨他,在《法華經》中,甚至為提婆達多授記,表示他將來也會成佛,甚至比其他人教化眾生的時間、度人更多。]

上人指出,人不怕錯、怕不改過,改變過後,所度的人會更多,因此不能對曾經犯錯的人生瞋恨心;對人瞋恨心,是跟自己過不去。佛陀通達道理、是非清楚,在指出他人過錯時,卻不會動搖對此人的愛與關懷,乃謂[佛心]。

Pg. 468

已經錯了,卻不知自己已錯的人

上人嘆道,即使是極惡之人,一旦悔悟就能立即改過;極善的利根機之人,聽了道理就會去做,也不需要煩惱;反而最令人苦惱的是中等根性、不善不惡之人,宗教的道理難入其心。

其實有的人本性不錯,偏偏所作所為令人煩惱;若指出其錯,他卻堅持自己沒有錯。上人喟嘆:[已經錯了,卻不知自己已錯的人,真是拿他沒辦法,最苦的就在於此,要這些中根性的人改變習氣,十分困難,雖然很不捨,卻只能苦苦等待….]

Pg. 575

怎樣對待習氣重的人?

每個人的根機不同,接受法的程度也不同。上人比喻,小根小機者,與其他人同受雨露,郤無法領受大法,只能吸收草尖的露水微渧潤澤。即便如此,總是比完全乾燥無水得多,至少進入了道場修行,否則很可能在漫天飛揚的灰濛塵世間隨波逐流,更造惡業;至此修行,即使習氣沒有完全洗滌清凈,最起碼沒有欲念波濤,還是值得尊敬。

Pg. 339

人間才能磨練我們

[我們不可以離開人間的道場,因為人間才能磨練我們。就像鑽石不能離開粗石,如果只磨一半就脫離了,沒有粗石來磨,這顆鑽石永遠不會發亮。]上人期勉,要開啓智慧,不只是追求知識;要甘願入粗石受磨練,在人群中,即使聽見讚美也要當作警惕。

Pg. 491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