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1, 2009

無盡藏 - 有求必苦,無求自在

 

◎證嚴上人主講 編輯部整理
講於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二月八日至十七日

生命短暫,如露亦如電;短暫的人生,也可以做很多好事——
珍惜時間,善用生命,不輕小小善,不為小小惡。
把握生命使用權,善待它、更要善用它,方向正確、對的事,及時去做,
為自己寫下美善人生,也為社會增添溫馨與美好。

美國與俄羅斯兩國的衛星,二月十日在太空中相撞,碎片四散。這一撞,引起科學家的注意,發現太空中垃圾量,小至太空人的牙刷大至廢棄的人造衛星,居然超過五十多萬件。

人心貪婪,無所不爭——爭地、爭權、爭霸……不僅污染大地,也侵犯到太空,不斷地將衛星、火箭射向天空,不只要征服地球還要征服太空,自以為「人定勝天」,實是人類自造危機。

佛陀說:「一切唯心造」,心的力量很大。心不調、惡念生,所造作的一切令人擔心;若人心向善,與人、土地結好緣,天地萬物才能調和順暢。

人生無常,生命在呼吸間,今日不知明日事。「無常」不是用說的,要能看見無常;對的事,及時去做就對了。

台南張祺雄居士今年六十二歲,和太太都是退休老師,他們珍惜生命、善用時間,積極投入慈濟。張居士平時身體很好,每天清晨有外出運動的習慣;那天太太以為他已出門運動,沒想到他倒在客廳,送醫急救發現顱內嚴重出血,當天就往生了……

「生死灑脫,輕安自在」說來容易,一般人要做到卻很難。但夫妻倆都學佛,他們聽到、想到也做到——知道人生無常,早已決定往生後捐贈大體。二月十二日,在家人及志工陪伴下,張居士遺體回到花蓮,圓滿成為大體老師的心願。

他生時以誠正無私、信實大愛的精神,將生命運用在正確方向;走到人生盡頭,將身體奉獻給醫學。人生良能發揮得淋漓盡致,雖然身形不在人間,卻已成為人品典範,讓人永恆追思。

生命何其短暫,如露亦如電;但是短暫的人生也可以做很多好事。小小的好事,可以發揮很大的影響;小小的惡,也會為人間帶來很大的禍端。

踏實行走人生路——
溫言軟語,安人心;
克勤克儉,守本分,
祥和社會,也圓滿自我人生。

日本福崗有一個車站,每天將近三十五萬人出入。警察木林惠介每天在車站裏站崗九個小時,無論遇到大人、小孩或老人家經過,他總是對每個人誠懇微笑問好並給予最深的祝福。

原本這個車站每個月至少要處理八十件左右的民眾報案;自從他開始站崗後,報案量漸漸減少,四個月後甚至達到零犯罪率。

僅僅一個輕柔的微笑、一句溫暖的祝福,就能安定人心,讓車站變成祥和的地方;可見愛的力量有多大!

花蓮慈濟醫院資深員工林智惠,投入護理工作超過半個世紀;慈院創院時,她從台大醫院退休來到花蓮服務,承諾要好好守在醫院,讓師父「免煩惱」。

她發揮數十年的經驗,從醫院還在工程中就幫忙採購,一手創立了醫療器材供應中心;並且用愛心、耐心,帶出一群敬業樂群的年輕同仁。

醫院手術房的每一件器械必須消毒完全,才能保護病人安全;還要做好分類工作,才能符合醫師的使用習慣,讓手術進行得更順利。走進花蓮慈院供應室裏,每一個角落都很乾淨、每一包器械都分類得很清楚;而且同仁勤勞有禮貌,做事一絲不苟。

她今年八十三歲了,依然在醫院奉獻良能。人生不論身分、地位、年紀,都要好好善用人身,踏實走在正確的人生方向,才能活得有價值。

把握生命使用權,善待它、更要善用它;為自己寫下美善人生,也為社會增添溫馨與美好。

營造生命幸福感——
耐苦耐磨,心安知足,
提起智慧,聽法入心,
照亮自性,自在人生。

現代有些人生活沒有目標,靠物質滿足心靈。虛華的人生,就像一朵鮮花,時間一久就會凋謝;也像美麗的五彩泡沫,瞬間就會破滅、消退。

人生際遇各不相同。有人從小到大沒吃過苦,總是嫌不足;這種不滿足的人生其實很苦。有些人一生受盡苦難,卻因此耐苦耐磨,即使貧困相逼,也能自在、清淡平實過生活。

雲林北港環保志工袁媽媽,兩歲時就送人領養,五歲時養父再娶,她不受繼母喜愛,常被虐待;長大結婚後生活拮据,孩子因此被同儕欺負,但他們夫妻打拚工作,還教導孩子只要忍耐就能海闊天空。

袁媽媽很有智慧,她認為「福」不是求來的,而是做來的;即使一生都很辛苦,她還是願意造福。老伴往生後,袁媽媽跟著女兒走入慈濟,在環保站裏付出,原本喪偶的孤單無依感,因為有釵h志工的陪伴,漸漸消退了。

雖然手腳時常疼痛,但她還是很樂觀,把握身體可用之時,分秒不空過,做事總是勤快俐落。不僅如此,雖然家境不富裕,但是她很勤儉,省下一元、十元,慢慢累積,終於在二○○○年圓滿榮董。

每逢新年,釵h人喜歡到寺院點燈祈求來年運勢光明。其實,在佛前點燈,是向佛借燈自照——照亮內心的自性佛。

就如袁媽媽,她雖然教育程度不高,卻能提起智慧,聽法入心,應用在真實人生中;即使生活艱難,心靈仍能知足,安分守己,充分發揮潛能與良能造福。這樣的人生多麼可愛,多麼令人敬重!

景氣低迷,釵h人惶惶難安。其實,只要人人調整心態,安貧樂道——「貧」指的是勤儉。莫貪婪無度、炫耀富有;也勿慳貪不捨,苦守著金錢。能守住本分、克勤克儉過生活,困難終會過去。

覺醒才能消「業」——
有所求,心染著;
無所求,心清淨。
心靜無波,就不會受惡緣引誘。

「一燈能破千年暗」,即使是千年暗室,只要點燃一盞燈,室內就會光亮起來。凡夫心就像封閉酗[的暗室,即使身邊有善法也充耳不聞,任由無明煩惱覆心。

其實光一直存在,只是因為門窗緊閉,所以看不見。門一開,光線就照進來;打開心門讓陽光照進來,眼前道路就能明朗。

佛陀是見道者、說道者、行道者,來人間為眾生「開、示、悟、入」——「開」啟眾生無明、暗沌的心門,讓人心恆持光明、清淨;指「示」一條正確的道路,讓人能覺悟過往迷茫,走向正道。至於能不能「悟」?法能不能真正「入」心?端看眾生自己。

師父天天說法,要不要打開心門接受?也在於你們自己。拜科技之賜,每天靜思精舍的志工早會能夠全球連線;法在空中,只要你願意接收,法就能入心。

就如澳洲跟台灣相距千萬哩,有兩小時時差,但是早會時間同時聞法零秒差。有時差無秒差,同步溝通如在眼前,這不就是天眼通、天耳通嗎?在慈濟世界,隨時可以現「神通」悠遊諸國、悠遊在菩薩的境界,要很珍惜,能「悟」、能「入」且信受奉行於人間路。如果心門依然緊閉,實在無「法」度。

佛陀說人生有八苦,除了「生、老、病、死」苦,還有「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苦;後面四種苦,實來自於心。

人人都有與佛同等的清淨覺性,只是凡夫本性受污染,所以由「覺」轉「迷」。無所求,心清淨;有所求,心就會染著了。

凡夫求什麼呢?為另一半、為孩子、為事業、為健康……所求無盡。然而,是不是求就能得?

心有煩惱,不是誦經拜懺煩惱就能消失;有災、有難,也不是誦經拜懺就能消災解難。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誦經拜懺不能消災,但是要戒慎虔誠,謹慎身、口、意不造惡業。

「業」要如何消?唯有「覺醒」——無論好緣、壞緣,都是過去自造因;因緣成熟就會來到面前,要用自在心面對。保持平靜的心,不畏懼、不逃避,就不會被惡緣引誘。心寬念純,不傷人、不傷己;常懷感恩心、無所求付出大愛,則時時都在﹁消業障﹂。

一直想要「求」,求不得就會苦。「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靜思弟子要懷抱「靜寂清澄」的心,回歸清淨本性,也就是「無所求」。

若心不能「靜寂清澄」,境界來時就會迷茫,心亂而六神無主,急於尋找依靠。愈迷、心愈狂,將稻草當作麻繩緊緊拉住,實在很危險。

身外無法,不需要向身外再去求法;要智信,不要迷信。心「迷」,稍有不慎就會造作惡業。

瞋火、欲水、無明風,都起自人的偏差心念;心念正確——一念善心、一句好話、一個善行,也能予樂拔苦。

做好事,需要「千手千眼」——多一雙手、多一雙眼,觸角會更寬、更廣,愛的力量也會更強、更大。期待人人耕耘心地良田,讓善法吸收得深、善緣結得廣。

師父的手伸出去,希望你們的手也要伸出來,一手牽一手,往正確的方向前行,擁抱天下苦難蒼生。這就是我最大的期待,請大家多用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